任志强:中国的政策让大家老盖破房子 不盖好房子(7)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财经网 发布日期:2014-08-31 08:26 字号:T|T

摘要:任志强说李克强的做法是“温家宝”,温是指“温刺激”,所以他不会一年之内用四万亿,可能会两年或者三年用到四万亿。一次不行用二次,二次不行用三次,一次一次往上加,“宝”就是保7.5的底线。

决定价格上涨也有一些特殊因素,我们说这一轮价格可能出现下滑,北京也出现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考虑了平均到商品方价格中一定是下滑的,如果全国七 十个城市里头包括了保障住房所建设这部分资本,房屋价格肯定还是会下滑,但我不认为绝对值是下降的,下滑的趋势一直会延续到明年九月份左右,但是如果其他 因素不变,明年9月份以后会再次出现价格上涨,其实两个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第一个无法控制的是保障金住房,第二个无法控制的是一万亿的贷款和470万套 的房改房子的对市场有多大的冲突,这两项地方政府都完成了冲击是巨大的,明年9月份的去库存化仍然是巨大的。我们一年只生产七百万套的住房,而3600万 套保障金住房告诉你一年也是七百万套,等于把现有生产量扩大了一倍,如果再加一千二百万的棚改就是要加大一倍多的保障金住房,比我们现在供应量大很多,所 以他对市场的供应量导致一个结果,货币贬值和货币总量有关系,在1890年的时候是18美金,现在是1300到1600亿,我们还可以看到利率税收,美国 的房价下跌是因为次贷,美国的个贷和税收同比的时候会低于40%。

当一个地区政府没有能力投入的时候,当一个地区人口提出流速的时候需求不会再改变了,反之这两个因素充分保证的时候公共设施才会发生改变,房屋价格 会持续上升,不要以为今天的价格会代表明天的价格,从长远来看美国英国前面看的几个在国民收入分配中住房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其中也包括价格在不断变化,九 零年以前是市场化的改革,但那个时候忘了应该保障,今天我们在大跃进式的爆发增长但忘了还得有市场。

我特别想说明一个问题,当民间的开发投资下滑的时候,政府用棚改的方法在拉动投资,其实可能是因果颠倒,我个人认为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一万亿保障性棚 改,地方政府在配两三万亿的棚改资金,所以一万亿的棚改,最后可能跟当年四万亿一样。我认为对市场的冲击可能是更大,这是前面提到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政府明明知道现在要去库存化,已经知道房子多了,供过于求了还要加大生产,他们根本不考虑市场,只考虑我们如何让我们GDP保持8%的增 长,所以在保GDP的同时一定要用棚改的方式去拼命扩大投资,结果一定是颠倒,这种情况下比较危险的是什么?非市场化流量的扩大必然影响到供求关系,我们 前面说城镇化的关系,人口变化可以影响,我们未来还有更大的需求,我们唯一不能计算的是不知道在短期之内供给是不是非市场化管理迅速增加。

我们需要问的问题是,如果这3600万套加1500万套完成以后,中央政府还不改变靠投资拉动中国GDP增长的思路,还能用什么办法拉动投资,到那 个时候中国GDP怎么办?这可能引起投资失误和投资决策失误需要关注的问题,一部分现在在开发商范围之内,一部分没有在开发商范围之内,这部分到底有多大 呢?谁也说不清楚,如果从土地来看,一到六月份土地局公布,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土地供应七万多平方公里,但是我们开发商只拿了1.9公顷,其他的5公顷土地 不知道给谁了,从长期看这种趋势一直没有改变,就是用其他的渠道增加的土地建设这部分,包括保障金用房,到底多大部分是不公开的,因此在某些地区一定会出 现供求关系恶化和供求关系分化的局面,只有我们当我们把保障金用房彻底解决掉,但我们认为这两年短期之内政府一定会用保障金住房投资去拉动经济,但是当然 不会影响到商品房在明年九月份以后出现急剧下滑和恶化的结果,谢谢。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1970年中国GDP中国城镇化任志强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