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8到10年内仍将高速增长(5)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观点地产网 发布日期:2014-04-18 07:39 字号:T|T

摘要:中国盖房子的任务远远没有完结,而是刚刚开头,拉开帷幕。一场大洗牌时代过了,这不妨碍未来房地产8—10年仍将有把握地说是全世界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但是这样一个高尚的格局不是每一个个体都能够看到。

釜底抽薪的调整供求关系,釜底抽薪的援助保障那些最低端的群体,实现满足他们的基本住房需求,釜底抽薪的完善中国住房保障体系,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这些基本任务,如同一个人他发烧,死气白咧给他吃退烧药,以退烧为重点这是个庸医,只有找到他为什么发烧,治这些病才能够真正的抑制发烧。

第三,保障,促公平。而且这个保障我也提醒大家,已经不仅仅是多建、大建、快建保障房,实际上3600万套保障房只是我们阶段性的住房保障体系任务,中国不可能长期持续的大规模建保障房。我们也肯定地说一句,绝不可能是大部分人住保障房,政府给要结婚的年轻人都发一套房,不可能的,保障房永远是针对少数人的。但是在2013年下半年,特别是2014年以来,我们住房保障体系有很大的发展,比如说廉租房与公租房并轨,也就是说把低端的救助型的保障与我们一批年轻人参加工作不久,还没有积累起足够多的实力,但是又要兼顾娶媳妇的过渡性需求结合起来,新型城镇化规划其中明确的有一句:低端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以租为主。

我们用不着反复追着人采访,把这些文件都读一遍,你们有足够的新鲜信息,以租为主。

再比如试行,而且我觉得很有前途的,就是共有产权房建设。共有产权房也是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保障住房体系经验,另外住房金融都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明确提出,我不一一说了。

最后一条,李克强在政策意义上的,我们认为是和改革相结合。我们十年调控有很多值得总结、反思的地方,没有时间说,只说一条:十年的国几条,没有一条是和改革相结合的,所有的这些调控都是努力的强化政府的权利,都是依靠于高成本、低效率的行政手段来实施的,没有一条是和调整经济关系和改革制度相结合的,没有一条是发展竞争、发展市场主体、调整供求关系相结合的。和改革相结合可以说是政策中最重要的一条。

刚才在第二大部分里讲到市场竞争的时候,就是说互联网的挑战,我们千万别小看互联网对我们房地产的挑战,它的挑战可能在一夜之间就来到我们面前,如同我们的银行业一样,昨天还以为互联网金融距离自己很遥远,在一夜之间就成了它的强劲竞争对手,到今天余额宝究竟是好是坏,是让它生存下去还是把它扼杀在摇篮里,已经成为各大银行忧心忡忡,并且努力说服政府的一个主要说辞,这个技术进步挑战是不可对抗的,这个挑战是多方面的。比如说,消费者可以在网上可以把几十个房源,各种信息优劣,在一个小时之内做充分的比较。比如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能给我们间接融资提供很多新的思路和品种。

以上,30分钟我们只能就三个大的主要问题和大家提纲挈领,供参考。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陈淮中国房地产城镇化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