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贷款是影响房地产的核心因素(2)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观点地产网 发布日期:2014-10-30 08:04 字号:T|T

摘要:按揭贷款增长较快时,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一般也高一些。反之,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可能也低一些。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已经多次关注公积金的改革。从三中全会把公积金的改革提上议事日程后,其进展一直并不快。新华网直言:“数万亿元的资金分散在全国几百个住房公积金中心,从部委到省、市、县多级公积金管理部门只是松散指导管理关系,监管看似完备,却没有一个机构能够真正“管得着”。住房公积金领域大案频发,倒逼“九龙治水”“监而不管”的监管模式改革,但公积金联网监控年年成为工作重点,却年年难以实质性推进。”<新华视点:没有一个机构能够真正“管得着”——透视公积金管理漏洞,2014年7月20日>。公积金一旦能够走向规范化和联网运行,一些公积金余额不足的城市就有可能有效利用其他一些地方的闲置资金,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被用以个人租房、购房、装修以外的事情可能也就不会发生。我们认为,公积金改革是未来个人住房信贷放量的重要制度变量。

政策性的购房补贴可能是未来住房保障的一种模式,其本质也是提升居民购买能力。在住房供给相对紧张的年代,兴建保障性住房实物的确有利于改善居民的居住水平,但在住房供给相对丰裕的时候,补砖头就应该逐渐向补人头转变。公租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就应该逐渐向租房补贴,购房补贴转变。由于我国整体上仍然不是住房供给大于需求的国家,因此目前我们国家的租房补贴和购房补贴很少见。(但住建部曾多次承认,未来需要逐渐从补砖头走向补人头)常州市场供给比较充裕,其住房保障主要以补贴形式开展,对未来住房保障体系的演进有指引意义。

这种住房保障补贴,事实上提升了居民的购买能力,也属于个人住房信贷的一种变体。目前庞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事实上是在分流商品住房的需求。当社会的存量住房逐渐达到供求平衡,甚至是供大于求的时候,这种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出,逐渐从结构上倾向于租金补贴和购房补贴,就可能成为加速去化存量需求的市场稳定器。

责任编辑:闫蕊 关键字:按揭贷款房地产市场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