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七条”出台一周 楼市观望情绪显现(3)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日期:2013-11-01 08:29 字号:T|T

摘要:“京七条”横空出世,填补了近半年来调控政策的“空白”,相关措施包括严厉打击骗购行为、严查变相涨价的项目等。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明确提出要加大“自住型商品房”供给,今明两年推出“7万套7折房”政策。当前,楼市价格已经处于高位,“京七条”会令高热的北京楼市降温吗?

■ 业内看法

1、中低端楼盘将受冲击

针对新公布的“京七条”,北京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志表示,7条措施更多是对已有调控措施的重申与完善,并非加码。但其中自住商品住房的推出,针对中低收入人群,是一项利好。

高策地产服务机构董事长陶红兵也认为,“自住商品住房”政策有新意。相对于有严格收入限制的保障房,自住商品房这种“类保障房”面向夹心层,取消户籍和收入限制,是一种进步。

针对自住商品房的推出,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谈到,未来把“限房价、竞地价”作为土地出让主流途径,自住型商品房在新房中比例不低于50%。这种调控思路不同于以往的需求端控制,而是着重调节供给,强化住房的民生属性,可能改变未来的产品结构。

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则在微博上公开表示,“支持京七条。”孙宏斌认为,政府把土地收益的一部分拿出来补贴给中低收入人群,虽不是市场化做法,但顾及了公平,对市场影响是巨大的。

朝阳区某楼盘营销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住商品房推出,将分流走一大批刚需和部分首改客群,对于五环外一些价格在两三万水平的楼盘会形成冲击。

2、高端楼盘稀缺性将更明显

和普通商品房项目相比,业内人士认为高端楼盘受到的影响将不一样。

孙宏斌就认为,高端楼盘受到的影响相对小很多,高端客户一是没资格,二是不会选择自住商品房。

陶红兵更直接地表示,自住商品房政策对于高端项目是利好。从土地供应来看,“饼就这么大,多切一块给自住商品房,中高端商品住宅就更少了。”

业内分析认为,北京出台“京七条”,表态“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控制”,供应结构三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预计未来高端市场会更为放开,“没必要替有钱人控制房价。”

北京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也强调,“高端有控制”不是控制高端商品房价格,而是控制高端商品房供应在全市新建住宅中的比例。未来高端住房或只占全市住宅供应的30%。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