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紧锣密鼓连续降息 楼市或现“暖上加暖”

扫描到手机 置家制造 来源:置家网 发布日期:2012-07-05 21:34 字号:T|T

摘要:2012年7月5日晚7时,中央人民银行自6月8日降息以来,再次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2012年7月5日晚7时,中央人民银行自6月8日降息以来,再次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央行同时宣布,自同日起,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与此同时欧洲央行也宣布降息0.75%。

欧洲降息有其一定的时间规律性,可是央行此次降息距离上次仅仅一个月,对于央行此次“不对称”出招,业内人士表示,央行持续降息说明经济形势比预想的还要严峻,经济增长速度不乐观。虽然此次降息为了抑制投机性住特意说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调整,但是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央行降息,利好楼市,楼市很可能出现“暖上加暖”的情况。

巴曙松:持续降低的贷款利率有利于激发贷款需求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此次降息距上次降息不到一个月,这种频率的降息操作在历史上并不多见,一个原因是CPI回落趋势超乎市场预期,按目前趋势七月份CPI有望回落到2%以下,为宏观政策放松提供了空间,另外经济增长持续回落也促使包括降息在内的新的适度放松政策出台。持续降低的贷款利率有利于激发贷款需求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杨红旭:应有政策对冲这一利好,否则房价摁不住

连续降息,虽直接目的是稳增长,绝非鼓励房地产,但流动性宽裕后,官方却难精准控制资金流向,在楼市复苏的现状下,必有部分资金或明或喑流入房地产。更关键的是,政策支持的自住性房贷,成本快速下跌,相当于央行为自住客降房价,自然会激励自住客贷款购房。应有政策对冲这一利好,否则房价摁不住了。

韩志国:房价调控败局难逃

宏观政策重回保增长的路径,新一轮折腾又将开始。离开房地产市场,保增长难于上青天,降息的最大获益者就是房地产商。高房价已经扼住了中国经济的喉咙,房地产调控一直把重点放在增量而不是存量上,调控就不是真调而是假调。货币政策的放松趋势越来越明显,房价调控败局难逃。

杨乐渝:持续降息 抑制经济持续下滑

持续降息 抑制经济持续下滑;也是对权力的嘲讽: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加息、降息:只调控、不改革的必然怪圈。不改革,制度不创新、规则不改革,经济无法转型,怪圈将持续。

李长安:央行再次降息,说明经济形势比预想的还要严峻。

特别是实体经济的境况可能比08年还要糟糕。应该说,现实的困难来自两方面的夹击,一方面是投资需求不足和消费需求不足导致的部分产能严重过剩和企业开工不足,另一方面是外部需求萎缩引发的出口不振。改变有效需求不足重点是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预期。

左晓蕾:中国主动”联手“全球救市  其实不必如此

各国制定政策都是根据各自的情况。中国经济的稳定就是对世界经济最大的贡献。没有必要把本次降息理解为“全球联手救市“。从时间上来说,澳洲和英国央行的时间表是固定的,中国一月两次降息,倒有点主动”联手“的意思。其实不必如此。

对于石家庄楼市来说,二次降息依然利好。自6月8日第一次降息之后,买房者增多,石家庄楼市成交量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不管是二手房还是新房,成交量堪称限购以来上涨最快的月份,这给了开发商很大的信心,开始出手拿地,被业内人士称之为“红六月”。照此势头看来,二次降息消息的爆出更会刺激石家庄楼市成交量的上涨,那么是否会出现楼市“暖上加暖”?是否会引发楼市成交量“井喷”的现象?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靳翠妍 关键字:央行降息楼市回暖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