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7)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石家庄日报 发布日期:2013-10-01 07:53 字号:T|T

摘要:石家庄为改善省会空气质量,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结合我市实际,本着“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本方案。

(六)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科技创新工程

38.调整生产力布局,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按照主体功能区划要求,合理确定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重大建设项目原则上布局在优先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规划,优先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积极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做大做强中电科卫星导航、四方通信、先河科技等龙头项目。到2017年,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39.优化空间格局。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城市规划,强化城市空间管制要求和绿地控制要求,规范各类产业园区、新区和新兴产业布局,严禁随意调整和修改城市规划,形成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城市和区域空间格局。

40.搬迁市区污染企业。2017年年底前,完成市区19家工业企业搬迁改造。2013年,完成威远生化公司搬迁改造;2014年完成河北新大东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石家庄市桥东印染化工厂、河北华旭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南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石家庄三环阀门股份有限公司5家企业搬迁改造;2015年完成石家庄润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华营联合葡萄糖厂、石家庄华曙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白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家企业搬迁改造;2016年完成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石药集团中诺药业公司、石药集团中润制药有限公司4家企业搬迁改造;2017年完成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维尔康制药有限公司、华北制药康欣有限公司、华北制药威可达有限公司、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5家企业搬迁改造。搬迁过程中实施环保设施升级改造、现有厂区污染物防泄漏和深度清理工作。

41.加大工业企业节能技改力度。2013年年底前,完成锅(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等100项节能技改项目,年节能50万吨标准煤。完成241家国家万家企业和省千家企业节能目标任务,年节煤59万吨标准煤。以后每年都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全面完成年度节能技改任务。

42.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建立和完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对标体系,采用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水泥、陶瓷、火电等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2013年11月底前,完成67家;2014年年底前,完成85家;到2015年底,全部完成第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到2017年年底,钢铁、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的排污强度下降30%以上。

4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产业集聚发展,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能源阶梯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综合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推动水泥、钢铁等工业窑炉、高炉实施废物协同处置。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再制造,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发展。支持十类57项资源再生利用类项目加快建设,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2014年达到120亿元,2015年达到200亿元。到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2年降低20%;50%以上国家园区和30%以上的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培育5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5个示范企业,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个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主要有色金属、钢铁循环再生比重达到40%。

44.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力推广先进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扩大节能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余热利用和新能源装备的国内消费市场,积极培育节能环保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效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鼓励外商投资节能环保产业。

45.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开展大气污染源解析。2013年,与中国环科院等重点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进行大气污染成因深层次分析,摸清PM2.5、PM10等污染物的来源构成,制定科学、有效、经济的治理措施。

编制空气质量达标规划。与中国环境规划院开展合作,建立、完善大气污染源数据库及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分析石家庄市空气质量现状及达标制约因素,制定基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污染防治策略,编制石家庄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