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4)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石家庄日报 发布日期:2013-10-01 07:53 字号:T|T

摘要:石家庄为改善省会空气质量,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结合我市实际,本着“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本方案。

(三)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工程

19.治理建筑施工扬尘。将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情况纳入建筑企业信用管理系统,作为招投标的重要依据。严格、有序管控建设项目,分期批准建设工地开工。2013年10月底前,市内五区、高新区592个建筑工地,以及正定县、栾城县、藁城市、鹿泉市、正定新区建筑施工工地全部完成集中整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所有施工工地实行分包责任制,24小时专人看管,建立台账,推行绿色施工;在建筑工地四角安装在线视频监控设施,全程监控施工扬尘;施工现场全部封闭围挡,物料按规范要求实施覆盖,裸露地面全部绿化硬化,施工道路、出入口、作业区、生活区地面全部硬化,喷淋洒水抑尘;设置车辆自动冲洗设备,对全部运输车辆整车冲洗。未落实“十项扬尘防治达标措施”前,不许开工建设。

全市交通、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和各项市政工程,都要带头做到无尘作业。

市区和正定县、栾城县、藁城市、鹿泉市的各类料堆做到封闭储存或建设防风抑尘设施、覆盖绿化。

20.治理渣土运输扬尘。2013年10月底前,全部920辆渣土运输车实现密闭运输或更换新型全密闭渣土车,安装卫星定位系统,指定专门倾倒地点,渣土盛装不得超出车厢高度,禁止道路遗撒和乱倾乱倒,渣土运输车尾气达标排放。所有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必须冲洗干净。渣土运输时间限定在19:00-24:00。自2013年11月1日起,所有未实现密闭运输或没有更换新型全密闭渣土车的,一律不许进入三环以内。

21.治理市区道路扬尘。推行市区道路机械化清扫,采取吸尘、洒水、清扫一体化作业。二环内所有可机扫道路每3天冲洗1次,每天洒水3次以上;其他道路每天喷雾洒水2次以上。2013年,市区二环内主干道16小时清扫保洁面积达到60%以上,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保洁率达到80%以上。二环至三环路之间穿越市区的国道、省道16小时清扫保洁面积达到60%以上,机械化清扫保洁率达到80%以上;每3天冲洗1次,每天洒水3次以上。遇大风、雾霾特殊天气,加大冲洗、洒水和清扫保洁次数。四级及以上大风天气停止人工清扫作业。2013年9月底前,对二环至三环路间大面积裸露区域进行综合治理,全部清除围城垃圾。各县(市)、矿区加强城区道路清扫、洒水、保洁力度,到2017年年底,县级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54%以上。

2013年,市区降尘量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5%;2015年,市区降尘量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15%;2017年,市区降尘量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30%,平均降尘量下降12吨/平方公里·30天以下。

22.治理交通道路扬尘。对出入市口及国道、省道等交通干道,特别是西部县(市)、矿区主要运煤通道和正定、栾城、藁城、鹿泉四县(市)道路扬尘进行彻底整治。对重型运营车辆实施环保达标检查,从严查处运输石灰、煤炭、矿渣等易抛撒物品车辆的不覆盖、覆盖不严等问题。及时清除道路两侧积土,加强道路两侧植树绿化工作。

23.治理控制露天矿山扬尘。2013年年底前,现有矿山企业全部完成视频在线监管。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和城市周边矿山必须采取更严格的防治扬尘措施。在取暖期和重污染天气等重点、敏感时段要采取限产、限排等措施。

2013年年底前,完成全市“三区二线”(“三区”指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居民集中生活区周边,“二线”指主要交通干线、河流湖泊直观可视范围)内矿山地质环境集中摸排工作;2014年年底前,完成西柏坡高速鹿泉段两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2015年年底前,完成西柏坡高速平山段两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取缔非法开采企业。严厉打击滥采乱挖,从源头上杜绝破坏矿山生态环境的行为。

从2013年1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对全市所有146家露天矿山进行停产整顿。露天建材矿到期原则上不再延续。2017年年底前,分期分批关闭全市露天采矿,并对关闭的露天矿山分批进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24.严格控制砂场扬尘。2013年10月底前,关闭滹沱河正定段和西北水源地区域的采砂场。采暖期,关停市区北部滹沱河、磁河(木刀沟)、沙河全部采砂场。依法取缔城市周边非法采砂行为。

25.严格治理餐饮业烟尘。新建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取得环评审批后方可开展经营。2014年年底前,建成区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全部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开展餐饮企业油烟在线监测试点工作,推广使用净化型家用抽油烟机。城区严禁露天烧烤。

26.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质量。推广使用绿色环保、长效缓释化肥和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进农业新产品创新,减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积极开发推广缓释肥料新品种,抑制农业化肥施用过程中氨的排放。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大禁烧宣传和执法力度,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城市及周边地区严禁露天焚烧废弃物。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