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商铺待售面积超7千万平 近万亿资金仍在涌入(2)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日期:2013-02-26 14:22 字号:T|T

摘要:事实上,被调控忽略的商业地产,增长势头并不逊于住宅。中国指数研究院显示,从2008年~2012年,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增加了将近40%,达7130.34万平方米。

地产商的另类账本/

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商业地产过剩的开发风险正在被转嫁。

兰德咨询公司总裁宋延庆说,他曾对一部分上市地产的商用物业收益率进行统计,发现除个别房企外,大多数地产商的商业物业租金回报率只有3%~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租金收入并不是开发商看好商业地产的必然原因。以今年1月15日在港股挂牌的金轮天地(01232,HK)为例,截至2011年底,金轮天地旗下商业物业租金收入仅为7954万元,仅占经营收入的15.2%,不到这些商业物业账面价值的3%。不过,这些物业的账面评估价值在过去3年中有大幅上涨,并为公司带来超过七成的账面收益,使得金轮天地不仅成功上市,还获得80倍的超额认购,融资7.6亿港元。

和金轮天地的情况类似,去年在港股上市或增发的内地地产公司中,相当一部分公司最近三年的收益大幅依赖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

通过上市来兑现商业物业价值的账面升值部分,仅仅是开发商生意经中的一部分。

记者此前调查发现,与住宅项目相比,商业地产开发商或者投资商在持有、经营商业地产时,从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获得的抵押贷款比例要远超过住宅。

陈晟说,不仅物业抵押比例高,开发商获得贷款也比开发住宅来得容易,这使得开发商对于开发商业地产更有兴趣。

与此同时,商铺的空置并不影响高价销售,也是开发商热衷投资的一个原因。

以上海豫园附近的一个名为“豫城时尚”的商业地产项目为例,虽然大面积空置,但根据媒体报道,该项目对外售价依然高达14亿元,报价较购入时的价格上涨了近60%。

开发商还会选择用传统的“租金游戏”来高价销售商铺。

一些商业地产的营销代理公司策划告诉记者,他们在销售商铺时,会策划商业地产的售后包租。他们事先会提高商铺的预期售价,然后将售价中的一部分作为租金回报,通过商业经营管理公司一次性或按年返回给投资者,以吸引后者高价购买。

此前,住建部虽然出台政策严禁商铺售后包租,但由于上述政策仅涉及预售项目,并且只禁止开发商承诺售后包租,很多房地产项目钻了政策的空子,自行成立或委托一家商场经营公司以高额租金回报要约租赁商铺,引诱购房者购买。

这些项目承诺的租金回报远远超过银行存款,很多商铺因此热销,但这些商铺所承诺的租金收入,通常要高过目标租户承受的能力范围。当商铺的包租年限到期时,业主们往往发现,按照开发商之前承诺的租金,商铺根本租不出去。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