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共荣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

扫描到手机 政策与金融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发布日期:2013-01-08 06:56 字号:T|T

摘要:我们如何保证农村不走向衰败?这是个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城乡共荣,归根到底就是要国家给予农村、给予农业巨大的扶助,否则一切将变得没有意义。

 

我们如何保证农村不走向衰败?这是个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城乡共荣,归根到底就是要国家给予农村、给予农业巨大的扶助,否则一切将变得没有意义。

就人口而言,中国的城镇化其实已达到顶峰。现在大多数人农村青壮年已经离开农村,进入城镇生活。国家期待着每年有1000万左右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这样的期待有些不现实。

罗天昊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结束,农村已经没有精英进入城市。再进入城市的人,都会成为城市的负担,因为人口红利已经被前30年吃掉了。而中国还没有成为发达国家,国家财政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消化大量的农村人口。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曲线和人口发展曲线发生了严重的错位。

本报记者近日专访国务院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罗天昊。解读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最终思路。

新型城镇化需要城乡统筹

记者:你认为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概念,传达出与城镇化的最大本质差异在哪里?

罗天昊: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最大区别有两个,一是新城市居民的城市化,这个现在已经获得了共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农业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增加了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城乡统筹,以前的城镇化大家认为就是把农村的人转移到城市,城市把农村的人才、资源、全部都吸走了,留下了一个衰败的农村,甚至是塌陷的农村。这些年我走访了很多地方的农村,发现当下的农村普遍呈现衰败的景象。而中央现在所提到的新型城镇化,最终的目标就是既要城市繁荣,也得要有农村的繁荣,也就是我所提到的城乡共荣。

中国城镇化以后应该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农村?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在从一些地方领导到执行者,许多人的城镇化认识就是一刀切,这跟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设想是有出入的。

一个国家的真正发达,不是体现在工业文明程度有多高,恰恰是体现在农业发展水平上。无论在哪个国家,农业都属于一种弱势产业,正因为如此,这个国家是否具有远见,可以从其对待农业的态度上看出来。在众多国家纷纷抛弃“见效慢”的农业时,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却仍然坚守农业。美国每年都给予农业巨大的补贴,因此,在美国搞农业,农民赚钱,而国家并不赚钱。

世界第一农业大国是哪个国家?很多人不假思索地认为,不是中国就是印度。这种刻板印象一直存在。事实上,世界上真正的农业大国是美国。美国农业的产量世界第一,农业产业的组织效率也是世界老大。从经济层面来看,美国的农民或者农庄主可以赚钱,但是美国的农业是亏本的,美国政府并没有想从农业获取收益。不仅仅是美国,在发达国家的农业,多数都是国家不赚钱,但是农民赚钱。在亚洲,日本亦推行了多项补贴制度,一个农民家庭的年收入,可以达到1000万日元,大约等于人民币70万。国家的远见,就体现在对农村有足够的敬畏和尊重。

从产业效益来看,工业要明显强于农业,所以很多发展中的国家实行的是赶超战略,在这种赶超战略的总体规划之下,往往他们会牺牲农业。不光是中国,很多后发国家都优先发展工业。这种模式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目前,中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中国却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是全球第二大的大米进口国和第二大的小麦进口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如此大规模的粮食进口,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粮食也是战争储备的一部分,在世界安全环境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值得所有人警惕。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农村现代化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