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城中村改造出种种变通之法——先开发再补证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财经》杂志 发布日期:2012-09-25 10:11 字号:T|T

摘要:将集体土地的开发还权于民,本是应有之义,但在现行制度制约下,石家庄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之路将向何方 ?

9月15日,石家庄最大的城中村之一——北二环外的南高营村。

沿着村中主路高营大街,三个大型楼盘比邻而建,绵延数里,看房人络绎不绝,售楼处拥挤不堪。

令人吃惊的是,这三个项目中,除了恒大御景花园刚刚在8月24日获得了土地证,其他两个楼盘都还没有任何建设手续。

而据《财经》 记者了解,这种边建、边卖、边办土地证的情况在石家庄非常普遍。甚至有相当多的开发项目出售的是“图纸房”,即开发商印出简单的户型图,吸引大批购房者,收到预售款后再开工建设。“还有的甚至连图纸都没有,只是让购房者选择两居室还是三居室,就开始预售了。”当地一位资深地产从业者说。

据接近石家庄市建设局的人士介绍,目前石家庄市70%的在售商品房项目都是类似的违规在售项目。比如,桥西区60多个在售商品房项目中,甚至超过40个属违规销售。

所谓违规在售项目,即是在“五证”不全的情况下进行销售的商品房项目。五证是指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一座省会城市,违规商品房项目如此之多,实属罕见。

据石家庄一位房地产开发商介绍,在售项目普遍违规源于政府部门的默认。自2008年河北省提出“三年大变样”的口号以来,大规模改造城中村即成当务之急。但一个现实的难题是,政府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展开传统的一级开发—土地收储—净地出让的土地开发模式。作为变通之法,石家庄将城中村改造的权力交给村集体,鼓励开发商进入土地一级市场,以实现“一二级联动”。

这一做法实施以来,客观上推动了当地城中村改造的进度,增加了土地的供给,也使得村民在利益补偿方面拥有了更大的议价空间。违规项目相对低廉的价格,也吸引了诸多购房者。

但是,这些符合各方利益的做法,却无法绕过现行的土地收储和招拍挂程序,许多城中村改造项目因无法及时拿到国有土地使用证,只能违规运作,背后风险潜藏。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石家庄城中村改造先开发再补证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