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拆大建百余工程停工 拆迁户要原市长回来收拾烂摊(4)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日期:2014-11-13 07:35 字号:T|T

摘要:按照耿彦波的构想,耗资10亿元的城墙修复工程在5年内完成,2012年底,大同古城内所有现代建筑都将搬迁出去。而在耿彦波离任时,城墙修复工程只进行了一半。他走后,停工至今。

  125项工程被叫停

  耿彦波调离大同后,他主政时的多项大型工程停滞,引发拆迁户和建筑商等对现任大同市政府的不满

面对市民情绪的集体爆发,2013年2月16日大同市政府做出回应,刚调任大同的市委副书记李俊明提出凡是已经开工的政府工程,要全力保障;凡是房屋被征收的住户,要妥善安置,等“五个凡是”,承诺“新官理旧政”。

与此同时,有媒体爆出,大同市政府2013年累计负债超过130亿元。大同市政府方面没有回应质疑。但之后,耿彦波在大同主持的多数项目延期或者停工。

按照耿彦波的构想,耗资10亿元的城墙修复工程在5年内完成,2012年底,大同古城内所有现代建筑都将搬迁出去。而在耿彦波离任时,城墙修复工程只进行了一半。他走后,停工至今。

新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大同市政府的内部资料显示:耿彦波离任以后,125项在建工程被叫停。2013年11月8日,大同市政府下发文件,认为“工程手续 不全……严重影响全市建筑工程领域的安全生产”,要求相关部门停止对大同美术馆、大同大剧院等71个在建工程的水、电、建筑材料供应。

记者电话联系大同宣传部,部门工作人员拒绝回答。市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是因为债务压力而停工。

11月3日,一位居住在文庙附近的居民指着一片仿古四合院告诉记者,因为周围拆迁和配套设施停工,建好的院子大多也没通水电,有的木质结构已经开始腐朽。“建成6年没卖出去,谁愿意在废墟附近居住呢?”

新京报记者看到,鳞次栉比的古建筑之间,夹杂着残垣断壁。四合院附近,就是拆迁一半的棚户区,道路泥泞不堪。

大量的半拉子工程致使许多人利益受损。建筑商王冕告诉记者,之前工程款被一再拖欠,现在整天被工人追着要债。他说,“假如耿市长在,项目早就推动了,我的钱也早要回来了。”

拆迁户的生活也受到影响。华严寺附近的居民冯学民的房子拆了一半就停工了。而配套的安置房由于开发商拿不到余款,一直不交房,一家四口至今居住在被拆掉一半的老房子里。他有些邻居甚至挤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冯学民非常羡慕耿彦波在任时安置的那批拆迁户。

“政府不遵守承诺,不作为”,成为四牌楼聚集的“耿粉”们说得最多的话。“粉丝团”成员开始策划一些具体活动,表达他们的不满,并“保卫耿彦波的建设成果”。

今年8月,御河东一处污水处理厂将污水排到御河,央视东方时空曝光后,卢廷高很生气,“耿市长花了五年时间,把大同的城市环境搞好,现在有人开始破坏。”于是卢在一处公园发表演讲号召市民反对此事。

今年10月,赵云孝掀起了一次护城河保卫战。耿彦波修筑城墙的时候,外面预留了护城河的空间,赵云孝发现有人用垃圾填埋护城河,就拉起条幅,扛起国旗抗议。

对此,大同市公安局回应称,垃圾堆积是由于护城河建设工程缓慢,后在处理垃圾时,引发市民“非法聚集”,要求“追究破坏古城环境有关责任人”。

为了表示活动的正义性,卢廷高等人经常会带着国旗。他们一出现,就会引起人群围观,并能获得共鸣。

上个月中,丰立祥被调查,拥护耿彦波的粉丝和市民长期的不满找到了宣泄的出口,终于导致了10月18日近千人聚集,请愿要求耿彦波回大同。

谁应收拾“烂摊子”?

部分拆迁户因为大同大拆大建生活陷入困顿,归责于耿彦波留下烂摊子

11月2日下午5点,古城鼓楼东街一处棚户区,下班回来的清洁工耿朝霞向新京报记者诉苦,“没水没电的日子还要过多久?”

耿朝霞的大嗓门吸引了附近的街坊邻居,大家开始一起晒苦恼。这群人,被“粉丝团”称为“钉子户”。

2010年,为了建设古城墙,耿朝霞所在的地方迎来拆迁。但由于耿朝霞家的房子是拆掉老平房,自建的两层小楼,拆迁时只补偿一套房子,自建面积补偿极低,耿朝霞夫妇和三个儿子坚决不肯搬迁。

新京报记者走访了解到,大同古城棚户区的居民大部分是原国企职工,原单位倒闭后,很多人靠打零工为生,成为弱势群体。因为无力购房,多在院子的空地上自建房屋。在这场拆迁运动中,这部分居民陷入窘境。

在古城中,还有近4万户居民尚未搬迁,超过2千户居民居住在拆迁一半的房屋中。耿彦波主政期间拆迁区域的基础设施已经被拆除很多,很多居民只能过着无水无电的生活。

一位大同市政府的官员告诉新京报记者,他并不认同耿彦波的大拆大建,“按照目前的人事任免制度,在不确定自己任期的情况下,就搭了那么大的框架,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这位官员告诉记者,耿彦波在之前的为官生涯中,已经有过“教训”,2000年,耿彦波被任命为晋中市榆次市委书记,开始对榆次大拆大建,但离开榆次时,耿彦波向媒体坦承,“其实我不想走,榆次老城改造没有完成,这是我的一大遗憾。”

麦肯锡公司城市中国计划研究员李晓鹏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大同的问题在于前几年的投入太猛,没有把握好度;其潜在的危险就在于透支未来,使下一届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耿朝霞说,18号请愿活动,她的儿子也去了,但他是带着另一种情绪去的:“让老耿回来收拾烂摊子,给我们个说法!”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大同百余工程停工耿彦波大拆大建拆迁市长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