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长耿彦波:对钉子户迁就是对多数人不公平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3-09-23 17:41 字号:T|T

摘要:太原市长耿彦波:对钉子户的迁就,就是对多数人的不公平。如果形成“谁不听话、谁漫天要价,谁就得便宜”的局面,老实人就会越来越少,社会就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太原市长耿彦波:对钉子户的迁就,就是对多数人的不公平。如果形成“谁不听话、谁漫天要价,谁就得便宜”的局面,老实人就会越来越少,社会就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新华网太原9月22日电 从山西灵石县的王家大院,到榆次的常家庄园;从再造大同古城,到太原旧城改造,他曾因所到之处对旧城的大拆大建被称为“耿拆拆”、“造城市长”……也曾因改造旧城百姓受益在其离任时引发百姓上街挽留。

他如何看待城市中的棚户区现象?如何做到公平拆迁?如何解决“钉子户”问题?金秋九月,新华社记者走进山西太原,围绕城市棚改中的热点话题,专访了太原市市长耿彦波。

棚户区是历史的后遗症

问:您如何看待城市中的棚户区现象?太原的棚户区是怎样产生的?

答:太原作为省会城市,城市中心区就存在大量棚户区。过去城市规划不是连片建设,哪里有空地、哪里好拆就在哪里建,留下一个碎片化的城市,带来的问题就是高楼之下就有棚户区。

棚户区也是旧城改造的后遗症。以前在城市改造中将平房的毛地出让给开发商,拆迁也由开发商来做。很多开发商出于经济利益,只拆好拆的地方,难拆的留下,于是造成城市中大量棚户区的存在。

太原还有很多土木、砖木结构的四合院等古建,老百姓在里面建了大量私房,但在城市文化保护中没有对此进行梳理和保护,逐渐形成了新的棚户区。此外,太原作为老工业城市,有很多五六十年代的老工厂宿舍,企业破产后没能力改造逐渐形成棚户区。再加上城市中有大量城中村,一定意义上也是棚户区。

问:太原是个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未来发展如何定位?

答:太原的定位是市委提出来的,就是建设一流省会城市,对太原的城市规划,应该在传统文化和城市发展中找出结合点,既保护文化遗产,又进行城市更新。来到太原后,我组织力量对全市170多处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调研,确定了142片历史遗存保护。

在太原古城区,我们就以路为基,把点穿成线、以线形成面,做成“城市会客厅”,来展示太原厚重的历史文化。四合院可以改造成文化景点或历史展示厅,这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会提升城市品质。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耿彦波迁就钉子户拆迁公平太原造城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