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长耿彦波:对钉子户迁就是对多数人不公平(2)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3-09-23 17:41 字号:T|T

摘要:太原市长耿彦波:对钉子户的迁就,就是对多数人的不公平。如果形成“谁不听话、谁漫天要价,谁就得便宜”的局面,老实人就会越来越少,社会就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不能把拆迁“妖魔化”

问:拆迁是棚户区改造的最大难题。有人说,您来太原一年不到,拆迁量是过去十年的总量。对您拆迁,社会上褒贬不一,对此您怎么看?

答:很多人把拆迁“妖魔化”了,认为拆迁就是损害老百姓的利益,对百姓是一种灾难。

今年以来太原市的拆迁面积已达500万平方米,预计全年拆迁面积700万平方米。

太原拆迁之所以速度快,在于我们出台的拆迁优惠政策和安置政策能确保老百姓在拆迁中得到好处,力求做到“征收谁,改变谁,造福谁,给百姓幸福感而不是灾难”;此外,市委、市政府跟百姓说话从来都是说话算数的,在百姓中树立了诚信品牌,因此拆迁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问:太原的拆迁政策如何保障老百姓利益的?

答:我们制定了标准统一的拆迁政策,对征收百姓住宅房屋原建筑面积实行零成本以旧换新,每户可在原建筑面积上无偿赠送15平方米,赠送后不满55平方米的,不足部分按1000元每平方米补贴价补交;55至70平方米范围内按2000元每平方米优惠价补交;超过70平方米的安置面积按市场价补交。另外,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可优先给予住房保障。

我们给老百姓算过账,原先一套20平方米的待拆迁房,要置换一套70平方米住房大概要掏5万元,但加上奖励费、过渡费、搬家费,基本可以不花什么钱。

我们跟老百姓保证,拆迁安置房面积不低于70平方米。部分区域拆迁尽可能做到就近就地回迁,让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居住在一起,不要形成新的贫民窟。

我们在拆迁中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政策取向是把老百姓利益最大化,力求真正把党的政策办到老百姓心坎上,给百姓一个创造新生活的机会。

对钉子户的迁就是对多数人的不公平

问:为何太原从今年起不再由开发商拆迁,而是改为政府统一征收房屋?

答:我在大同的时候就提出,在拆迁问题上必须实行公平拆迁。要实行公平拆迁,就必须由政府统一拆迁。

以太原为例,目前拆迁中90%的问题都是过去开发商参与拆迁造成的。开发商参与拆迁会带来严重的社会不公平。老实人被拆迁时开发商往往会把价格压得很低,而对那些不讲道理的拆迁户,开发商往往高价收购,或者使用黑社会手段强拆。由此导致百姓认为拆迁会侵害自己的利益,久而久之形成扭曲的社会价值观。

目前,太原市约有2万户安置不了的滞迁户,政府都将接手安置。凡是老百姓有上访的,我告诉房管局,要认真记录,了解拆迁难的原因。是开发商造成的,就找开发商算账,该付的钱要付。政府给老百姓买单,但不给开发商买单。

问:棚户区改造中,多数业主希望拆迁,但少数钉子户如果漫天要价,拒绝搬迁,就会阻碍整个项目。您如何解决钉子户问题?

答:对于拆迁中的钉子户,政府首先要做到统一拆迁补偿标准,没有标准,政府就会失序。统一的惠民政策到位后,就如同一把尺子,要严格执行,要让拆迁户觉得当钉子户不划算。对钉子户的迁就,就是对多数人的不公平。如果形成“谁不听话、谁漫天要价,谁就得便宜”的局面,老实人就会越来越少,社会就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造城”的过程也是民生改善的过程

问:很多人把您称为“造城市长”,认为您走到哪里拆到哪里。对此您怎么看?

答:说我“造城”,是一种妖魔化的概念,也有说我造城是政绩工程。从改造榆次老城到现在,我一直伴随争议走到今天。但是,我想反过来问,造城有什么错?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我在整个造城过程中,更多是民生改善的过程。

造城要看造什么?我主要是修路,改造棚户区,修学校和建医院。能否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一个城市及格与否的标志。城市要实现垃圾、污水处理、水、电、气、热全覆盖也是造城的过程。

目前太原城市化建设中,80%的建设都是民生问题。在城市改造中,我从没有动过这样的念头,即“牺牲老百姓利益”来搞城市建设。老百姓要成为城市改造中的受益者,而不是受害者。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耿彦波迁就钉子户拆迁公平太原造城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