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拆大建百余工程停工 拆迁户要原市长回来收拾烂摊(3)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日期:2014-11-13 07:35 字号:T|T

摘要:按照耿彦波的构想,耗资10亿元的城墙修复工程在5年内完成,2012年底,大同古城内所有现代建筑都将搬迁出去。而在耿彦波离任时,城墙修复工程只进行了一半。他走后,停工至今。

  拆迁受益者“粉耿”

  大同建设日益推进,在拆迁中受益的拆迁户和建材商也加入了粉丝团的行列

随着古城墙修复工程的推进,2012年年底,城墙下面的“根据地”被基础设施建设占用,“粉丝团”的聚会地点逐渐转移到了四牌楼,因为交通位置显著,更 多的人被吸引加入了进来。和粉丝团刚形成时单纯关心时事的退休人士不同,新加入的粉丝们大多获益于耿彦波发起的市政建设工程。

孙海是一 名出租车司机,之前居住在古城棚户区,一家五口人挤在一间60多平米的平房里。城墙修复工程中,孙海的房子被拆迁,在政府的补贴下,孙海自己出了四万元 钱,在地段很好的大同新南站对面获得一套80平米的安置房。政府还考虑到他家里有两位老人,上下楼不方便,特意给他安置到较低的三楼。

有一次开车路过四牌楼,孙海看到一群人在讨论耿彦波,就把自己的故事“贡献”了出来。以后,孙海几乎每个月就来一次,“围观”或者参与“例会”讨论。

像老孙这样的拆迁受益者,在大同是一个人数巨大的群体。据新京报记者了解,在大同城市扩建过程中,为安置拆迁居民,共建设安置房800万平方米,安置群众数万户。

受益于庞大市政工程的并非只有拆迁户。建材商胡立民告诉新京报记者,2008年之前,他的生意冷清,几乎维持不下去了。耿彦波在大同大兴土木后,他抓住商机,三年赚到了一百多万。2012年年初开始,他也不定期加入到粉丝团的讨论中,成了耿彦波的铁杆粉丝之一。

耿彦波主政大同的五年里,城市的面貌也日益改观。城市规划建设面积由90平方公里扩展到180平方公里,古城墙修复完成四分之三。另外,还有正在急速推进的包括美术馆、博物馆、大剧院、图书馆、体育馆五大场馆项目、高铁站项目,以及大量的安置房项目。

大同建设日益推进,四牌楼的故事越来越多,耿彦波的粉丝团日益壮大,遇到新的政策,或者有关耿彦波有新的动态,在四牌楼聚集的人群能够达到将近两百人。 并且,围绕四牌楼的铁杆粉丝,还有一些外围的粉丝团。有些企业家、政府工作人员,因为不便于公开露面,就开始了“地下”挺耿活动。

煤老板冯立就是其中一位,在耿彦波名城复兴运动的带动下,放弃煤矿生意做起了旅游生意。在公司,他不仅悬挂耿彦波的大幅照片,还定期组织员工学习耿彦波精神。

任命公示,3天变卦

耿彦波被公示为大同市委书记,三天后又被调往太原,这一事件引起了粉丝团的忧虑

2013年年初,粉丝团的核心话题从市政建设转为耿彦波在大同的任期。人们经常一脸焦虑地讨论,“如果耿彦波离任,大同铺开的摊子谁来管?”

当时,丰立祥为大同市市委书记,耿彦波为中共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廷高说,当时人们普遍希望耿彦波接任大同市市委书记。

陈老师认为,大家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在大同,有两条“样板路”,一条是丰立祥任大同市市长期间,主持修建的大庆路,一条是耿彦波主持修建的迎宾路。大庆路多次修复,但撑不过两年,又变得坑坑洼洼,被称为“修旧如旧”,而耿彦波修的迎宾路5年依然如新。

2013年2月3日,《大同日报》头版刊发山西省委组织部“干部考察公示”:“确定耿彦波同志为(大同)市委书记人选考察对象,现予以公示。”

当天,粉丝团聚会,大家纷纷表示“心里石头落了地”。

但三天以后,事情发生了逆转,耿彦波调任太原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

“公示时间还未超过七天就突然改变,这不符合组织规范。”陈老师说。

对此,11月12日,新京报记者联系山西省委组织部,该部门工作人员拒绝回应记者的提问。

许多小道消息开始流传,传言耿是被挤走。许多粉丝团成员就此将丰立祥与耿彦波对立起来。

11月12日记者拨打耿彦波手机,该手机关机。

2013年大年初二,2月3日,数万大同市民在和阳门广场聚会,请愿留耿。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有粉丝团成员很早就为此做了准备,除了积极转发帖子和相关短信,赵云孝等人还准备了一些耿彦波的照片和横幅。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大同百余工程停工耿彦波大拆大建拆迁市长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