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楼市一降价消费者就闹事 缘于中国同情弱者(2)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发布日期:2014-05-06 07:31 字号:T|T

摘要:“为什么楼市一降价消费者就闹事?为什么这时政府采取的态度基本是袖手旁观?因为虽然按照契约精神来讲,买卖已经成了,但是我们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还有一个原则,叫做同情弱者原则。”王石说。

“很多人都认为我们中国没有契约精神。但实际上,我们不但有契约精神,还出现得很早。3000多年前的地契本身就是一种契约精神,但是我们的契约精神和西方契约精神从文化来讲有很大的差异。”王石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西方信奉在契约面前一律平等,而中国的契约精神,是基于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在他看来,中国的传统是同情弱者,这个传统也体现在对契约的执行上。

“虽然契约中规定了买卖双方的价格,但它背后还会暗藏一个补偿机制,这个补偿机制不是说你如果不能履行我该怎么惩罚你,而是一旦卖方有了赎还意愿的时候,赎还的价值是原来的价值。为什么楼市一降价消费者就闹事?为什么这时政府采取的态度基本是袖手旁观?因为虽然按照契约精神来讲,买卖已经成了,但是我们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还有一个原则,叫做同情弱者原则。”王石说。

在王石看来,传统社会对心理的影响很难在一两代人的时间里消失,尤其在被动现代化的后发国家,契约精神的发展并不与社会流动性的增加同步,因此很多人尝试着用传统社会的方法应付现代社会的挑战。

“中国人做生意,讲究先建立交情。一起喝酒、唱歌,成为熟人,彼此认可人品、价值观甚至家庭出身,那就可以一起合作了。现在很多企业家疲于应酬,甚至都没时间花在企业内部管理和战略规划上,就是因为需要维护的关系太多了。甚至对很多中小民营企业来说,企业能做多大,取决于企业主能维持多大的社会关系。”王石说。

“契约精神应该体现在现代社会交往的各个层面,自由个体之间自愿签订的契约,就是一份需要每个签署人遵守的神圣约定。这份约定是平等的,不能因为身份地位或者亲疏远近的不同而在执行中打折扣。而国家的责任,不是在个体之间寻找需要保护的弱者或亲者,而是保证其能够得到执行和遵守。”

“想不行贿把生意做下去,不容易”

2009年,王石曾和一些朋友发起过一项拒吃鱼翅的倡议,然而一位被他拉过来签字的企业家却拒绝签字,理由是:“如果将来跟部长吃饭,部长要吃鱼翅,我能说我不吃吗?我的生意还要不要做了?”

签了字的王石,并没有因为不吃鱼翅而少做了生意。

王石曾经在“企业家”、“登山者”、“不行贿”中,为自己选择了“不行贿”做标签。但是这个选择背后更多是无奈。“不行贿是企业家的底线,如今却成了难得甚至有点不可企及的道德准则。这个社会缺乏诚信,缺乏对基本底线的坚持。不行贿很容易,但想不行贿把生意做下去,不容易。不行贿的万科不仅做成了房地产生意,还做成了全球最大的住宅开发商。个中辛酸,不足为道。”王石说。

谈起他崇尚的企业家精神,以及自己最佩服的企业家,王石头一个想到的是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

1999年,71岁的褚时健因贪污罪被判入狱,2002年因严重的糖尿病保外就医后,这位曾经的中国烟草大王在云南哀牢山承包了2000亩山地种植冰糖橙,10年后成为一代橙王。

“我在2002年专门去哀牢山看过他,问他有没有遗憾,没想到老先生只淡淡说了一句‘改革总是要付出代价,牺牲一些人在所难免’。就继续介绍他的2000亩荒山。”王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戴着草帽,穿着圆领衫,腰杆笔直,皮肤黝黑,谈笑风生那一年他应该是74岁,可无论怎么看,他都不像是一个经历过那么大人生挫折的老人。”

责任编辑:张燕凯 关键字:王石中国楼市房价消费者闹事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