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楼市一降价消费者就闹事 缘于中国同情弱者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发布日期:2014-05-06 07:31 字号:T|T

摘要:“为什么楼市一降价消费者就闹事?为什么这时政府采取的态度基本是袖手旁观?因为虽然按照契约精神来讲,买卖已经成了,但是我们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还有一个原则,叫做同情弱者原则。”王石说。

王石说,近年在美国游学时,他曾担心自己会熬出抑郁症,但他也想通了很多事,例如万科要少用能人,例如在中国如何“不行贿”把生意做下去。

17岁参军、33岁创业、40岁公司上市、47岁飞滑翔伞、52岁登顶珠峰、54岁徒步北极、60岁海外游学。王石说,如果自己可以活到70岁,就去戈壁滩办农场。因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活得精彩”。

虽然他自称是个张牙舞爪的人,但即便是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他却仍能处之淡然。“创业那些年,压力非常大,但是睡眠一直很好,越是困难时期,睡眠越好。”然而初到哈佛游学的那段时间,王石每天都会熬夜写作业、看笔记,而且经常一熬就熬到4点。“即便强迫自己躺在床上休息,却无论怎么都睡不着。”

王石说,他甚至曾经担心自己会熬出抑郁症。

“第一学期感到脑袋累,担心自己神经衰弱,但置身学习环境中,发现封存的思维竟重新开动了,就好像给生锈的机器灌了润滑油,激发出新的活力。”王石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园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说,从2011年开始的游学经历,为他带来了一个旁观自己、旁观中国企业、旁观中国商业文化的新维度。

万科要少用能人

今年3月,王石推出他的新书《大道当然》,记录这种新的思考维度,很多年轻人追捧此书。王石在书中说,辞去总经理最初那段时间,他尝到了各种失落感。“那种感觉就好像前一天还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第二天就让你拄根拐棍去公园散步。”王石说,刚卸任那几天,出于这种失落,他会在新任总经理汇报工作时,总忍不住插话、打断、干预,不知不觉扮演起“垂帘听政”的角色。

“到第三个星期,总经理再汇报时,我发现他眼里不再放光,看样子是想:‘与其来做汇报,还不如直接听指示。’……他很快已经没有最初的那种冲劲了……”王石在书中写道,“我的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既然是自愿交权,为什么还不放心?因为觉得他们会犯错。”

自认从创业至今一直在犯错的王石很清楚,犯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为了让新的接班人亲自经历、进步成长,他必须彻底放手。于是,为了疏远自己和管理层的距离,王石决定离开公司登山探险。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去大自然创新空间来释放、折腾、证明自己”。

不过,王石虽然离开了公司,却坚持着“少用能人”的用人原则。

“虽然我自己是个能人,但我认为办企业应该少用能人。”王石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园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笑着解释,“什么叫能人,就是能人所不能之人。企业在急速发展的过程中,肯定急需能人,但是往往破坏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也恰好就是这个能人。”

“这种人作为发明家是好样的,作为创业家也会是好样的,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却不合适,因为能人喜欢打破常规,不喜欢遵守规章制度。”王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作为万科的掌门人,他也曾经用过能人,但几十年来的经验告诉她,能人带给企业的杀伤力往往大于贡献。

“个人创业往往要充分张扬个性才有可能成功。但是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就要服从公司的统筹安排,淡化与公司整体发展不太协调的东西。”王石说。

楼市一降价消费者就闹事,

缘于中国同情弱者

到了哈佛以后,王石学会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自己原来所处的生活环境。“抽离出原来的环境,你会更心平气和、更理性地看待很多事情。如果说原来更多是一种着急,现在就会发觉其实中国的改变和进步已经很大。如果说原来更多的是期待从制度上有所改变,现在则学会了从文化的角度去探索差异。”王石说。谈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王石最突出的感受在契约精神上。

责任编辑:张燕凯 关键字:王石中国楼市房价消费者闹事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