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3省份欲申建自贸区 热闹背后隐现认识偏差(4)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日期:2014-03-12 07:36 字号:T|T

摘要:面对一拥而上的自贸区热潮,专家建议出台自贸区总体战略布局和申请标准,目前自贸区仍在“试验”当中,应该有两三家自贸区良性竞争,但不具备全国推开的条件。

  集中精力应对阻力

NBD:从您上面所说的来看,您认为东部地区更具备优势?

陈波:这次改革阻力已经很大了,这次深水区改革,好改的都改了,剩下的东西,不是说不想改。这次改革意义重大,困难也很大。这样的话,不应该全面开花,而要认真仔细地去操作深水区的改革。

所以上海做第一个试验,不应该操之过急。当然时不我待,推广要有层次和先后顺序。中国在做这样的改革的时候,也要和国际接轨。

以历史为借鉴,中国先是建立深圳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成功以后,又开了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经济特区虽然有,但是不能全国都有。如果全国都有,这样万一出了问题,压力也太大了。而且改革的阻力很大,反对声音也很大。所以改革精力不能耗散,要集中对付阻力,当然有些阻力可能是有道理的。

所以我认为具备改革的地方还是主要在东部。东部有这样的基础,能形成倒逼式的改革,并且上海已经开始了,政府可以集中精力。

NBD:我们再回到上海。上海是龙头,标杆性的样本摆在那儿。上海正在推动制定自贸区条例。这个自贸区条例,在后续批复的其他自贸区里会不会形成最基本的法律框架?

陈波:这个非常有可能。继自贸区内暂停外资“三法”、央行支持自贸区金融改革30条出来以后,上海自贸区的顶层设计基本解决。在中央的改革精神下,把这些具体的细则落实后,后续批复的自贸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改革,不用再从头做了。

反过来讲,新的自贸区出现的话,根据上海的经验操作,也是在帮助上海作复制和推广,只是这种复制和推广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由一个点到多个点,再到一片,再辐射全国。

  记者微论

  自贸区不走帮政府招商引资的老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自上海自贸区申报和运行以来,其他地方也纷纷申请自贸区。

翻看各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有23个省份提出要将探索建立“自由贸易园区(港区)”作为今年及以后工作的重点。

这是一种政治表态,以证明自己跟随改革步伐的决心,还是充分考虑了本地区已经具备自贸区试验条件、并且也拟好了试验方案的改革意向?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结果,似乎难以辨明。

真正具备自由贸易试验(港)区条件的地方并不多。一位业内人士甚至称,按照国务院的标准,目前来看没有几个地方符合这种改革条件。

在全国“两会”期间,首先吃到螃蟹的上海自贸区和正在准备获批的天津自贸区依然是媒体关注的重点。

根据上海自贸区的功能定位,其探索的是与国际接轨的投资准入规则,探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央给上海自贸区的任务是制度创新,而不是走给特殊优惠政策以招商引资的老路。

天津方面也透露,正在申请的天津自贸区功能定位跟上海一样,是综合性的自由贸易园区试点,探索的是行政审批,为的是提高行政效率。从这个角度看,设立自贸区不但不是政策顺风车,反而是一种削权。

如此一来,那些认为自由贸易园区成为要红利、要资金、要优惠的抓手的想法,可能要落空。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自贸区抢建自贸区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提示
获取数据失败,请检查网络链接是否已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