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没有全局性泡沫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发布日期:2013-12-09 17:39 字号:T|T

摘要:2013年,无论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还是房地产企业,都站在了关键的十字路口。在新型城镇化下,房地产业迎来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银行面临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和同质化竞争加剧等诸多挑战,过度依赖于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不可持续。

2013年,无论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还是房地产企业,都站在了关键的十字路口。在新型城镇化下,房地产业迎来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银行面临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和同质化竞争加剧等诸多挑战,过度依赖于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不可持续。

近日,平安银行在深圳举办首届平安地产金融创新论坛,来自政府、行业协会、高校及企业界的重量级嘉宾云集,纵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地产新十年的机遇,探讨房地产融资形势及地产金融创新热点话题。

房地产调控将避免“一刀切”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表示,当前的房地产业在功能定位、政策和环境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手段发生了变化。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工业化为导向,转向财税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和体系。以往政府的调控思路以行政干预为主,现在调控政策出台更加慎重。

刘志峰表示,以往政府的调控以行政干预为主,现在政策更加注重程序和公开。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加快建立长效机制,在全国房地产市场严重失衡的情况下,避免出台全国性的调控政策,要区分城市的不同类型,房地产发展的不同状况、供需状况而出台不同的政策。二是利用市场化手段,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三是建立政府为主的住房保障,以市场为主的满足多层次的住房经营体系,通过公共租赁房、共有产权房,通过再融资和金融创新来丰富来源,通过房地产税等手段对投机性需求调整供应、供求平衡。四是授权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提出调控,做好政府管好政府的,市场管好市场的。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由超级繁荣到高速增长向筑底增长局面,投资的机遇主要来自改革红利的释放。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机遇来自于行业内部升级特别是重组,此外,还将受益于金融创新、节能环保等。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刘志峰中国宏观经济陆金聂梅生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