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轨道交通“百日攻坚”行动纪实 通车2017(2)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石家庄日报 发布日期:2013-10-28 06:57 字号:T|T

摘要:自6月底开始至9月30日,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建设用一百天的时间实现了在工程设计、房屋征收、管线迁改和施工围挡等方面全面突破,主体施工陆续展开……

无怨无悔

建设省城地铁上下一心

分布在主干道的施工点仿佛深秋挂满城市枝干上沉甸甸的果实,讲述着石家庄“地铁人”经历的这个不平凡的盛夏初秋。“为省城建设地铁,我们骄傲。”这句朴实的心里话融入在每个“地铁人”热滚滚的血液中,从市有关单位到项目负责人,再到工程建设者,他们上下一心,为地铁建设事业“添砖加瓦”无怨无悔。

烈日炎炎下,一顶顶“黄色安全帽”遍布在地铁基坑深处,工人师傅汗如雨下忙碌着,伴杂着挖掘机、吊车发出隆隆的轰鸣声,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这是记者在每个地铁施工站点可以看到的景象。石家庄的夏天格外炎热,但丝毫没有影响工人们的建设劲头,他们利用时间温差大的特点,早开工,晚下工,错过午后烈日当空的高温天气进行施工,按照工程进度要求稳步推进着各个站点的工程建设。地铁3号线东里站的电焊工王师傅说:“外出打工多年,去过广州,到过河南,这次来石家庄修地铁,是为民造福的一件大事,咱能为地铁建设奉献一份力量,值得。”

“今年国庆节,我和工友们坚守在工作岗位,我们知道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收获,但更坚信一份责任和坚持会换来满足和快乐,为省会修地铁是我们每个地铁建设者的骄傲,打心眼里觉得光荣。”国庆长假期间,负责我市地铁1号线体育场站建设的王俊军说。在他的日历里早已没有了假日的概念,来到石家庄开始参与地铁建设,每天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工地上,主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包括文明施工、施工质量和进度的督导,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

地铁建设轨道交通项目在我市是“前无古人”的一项创新型事业,许多工作经历都是“第一次”,自2001年就开始筹划跑办,可谓十年磨一剑。轨道办(公司)主要负责同志说:“我们出台了党政联席会、党委会、行政办公会等集体决策机制,对决策事项和范围、决策程序、决策后评估机制、监督机制、责任追究机制进行了明确规定。在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重大项目建设、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决策方面,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避免重大决策失误的出现。”

为加快地铁前期建设步伐,轨道办(公司)制定了以施工出图设计、土地房屋征收、管线迁改和主体围挡“四大板块”为主,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为辅的“百日攻坚”工作推进模式,并推行新的激励机制。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有利于联动出击、相互协作、提高效率,而且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百日攻坚”活动期间,又出现了雨季长雨水多、治理扬尘污染要求严等一些不利因素,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轨道办(公司)全员迎难而上,不仅按计划完成了目标任务,还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实现了新突破。

为加强对工程的组织调度和管理,轨道公司成立了“轨道交通工程现场调度指挥部”,建立了“日调度晨会制”,每周二至周五8:30,协调、调度工程建设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前期调度解决普遍性问题,中期逐个协调重点站的个别问题,后期将晨会开到现场,逐一突破难点问题。这一创新举措为“百日攻坚”按节点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记者了解到,除了晨会调度,深入工地的晚间督导对轨道公司总经理容建华来说也是家常便饭,每次凌晨围挡施工,工程现场总会出现他的身影,在夜色中忙碌指挥调度。

地铁建设管线迁改点多线长,地下状况复杂,涉及的管线产权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多达60余家,随着迁改的深入,又出现了诸如管线位置与存档图纸不符、相互交叉、不明管线增多等棘手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工作人员采取了逐根管线排查的方式,有效地保证了管线迁改顺利进行,但同时又不影响管线的正常使用。为了减少交通导改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又想出了制作“便桥”的办法:先行制作一个20米宽、12米长保障畅通的桥梁,再进行迁改工作;而在人民广场、中山广场、朝晖桥站,又采取了白天恢复路面,晚上挖开施工的办法,进行反复作业,确保交通通畅。

这场“百日攻坚”战役中,忙碌的日常工作造就了高效的群体。于是,设计勘察、拆迁征地、树木移植、管线迁改、围挡开工等一系列工作按照计划得以有序推进。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