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放缓房企想走货 信息不透明楼市难有预期理性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3-10-21 16:03 字号:T|T

摘要:受房价持续高位运行、银行房贷收紧、“双合同”致首付提高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少购房者承受力正迎来上限,“十一”以来楼盘出货明显放缓;与此同时,房企也难掩“走货”隐忧。专家称,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公开透明,市场很难形成理性预期。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受房价持续高位运行、银行房贷收紧、“双合同”致首付提高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少购房者承受力正迎来上限,“十一”以来楼盘出货明显放缓;与此同时,房企也难掩“走货”隐忧。专家称,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公开透明,市场很难形成理性预期。

市场消化速度减慢

统计数字显示,近期楼市消化速度开始放缓。据广州经纬行研究中心的分析报告指出,从“十一”期间新楼盘开售的去货率来看,楼盘成交量均在五六成,个别项目甚至仅有两三成。这与中秋假期及八九月的市场相比,已逊色不少。

记者连日走访发现,广州八九月出现的“日光盘”或旺销楼盘均出现交货放缓的迹象。深业江悦湾、万科东荟城、翡翠绿洲、锦绣天伦花园等,消化率均仅有四五成,且前三者的新楼盘数量并不多,也无法在加推当天售罄。

广东房地产协会分析师薛玲说,随着价格的持续攀高,购房成本的加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买家入市的积极性。加上银行停贷、“双合同”提高首付门槛等多因素集中制约,总体市场成交已有所放缓,环比有所下降。

中原地产项目总经理黄韬表示,受“地王”频出的市场暗示及房价在历年调控中持续攀涨的现象影响,买家对房价看涨的预期暂难改变,只要产品合适、价格在承受力范围内,买家仍将选择入市,特别是接下来持续到12月底,不少发展商肩负完成年度销售目标的任务,因而新楼盘也将持续推出市场,选择范围的增多或吸引前期尚未入市的买家。

喧嚣楼市有隐患

不少专家认为,经过10年的“补涨”“急升”,城市地价、房价已经到达历史高位,且已超出普通城市居民的承受能力,楼市成交量难以放大,然而不少购房者的心态确是“看涨不看跌。”

在广州一家国企上班的李女士已经拥有两套住房,由于可以获得员工内部价资格,尽管对未来楼市走向并不明确,但还是决定在异地杭州再添置一套房。她说:“同事们都在买,所以我们也跟着买,说不定几年后就升值了。”记者调查发现,类似李女士这样的购房者,在当下中国购房环境下并非少数,他们购房与需求无关,“中国式购房”现象正在上演。

与此同时,喧嚣楼市背后一些房企也表达了难言之隐。深圳一家房企负责人说,大家看到的都是某楼盘“日光”了,某楼盘卖掉了多少套。可是,又有谁仔细数过,有哪些楼盘卖了多久还没卖完?有哪些楼盘其实已经在暗暗地放松价格?又有哪些房企的销售负责人如今正为卖不动而发愁呢?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除了一些大的上市房企在前9个月销售提速,如今感到日子可以轻松过之外,一些上半年销售速度不快的中小房企,最近也已经在筹划如何冲量完成年度销售目标。日前,已经有个别房企借集团周年庆的日子推出了联展式的优惠。虽然其优惠幅度不大,但明显是发出了一个“想走货”的信号。

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分析说,究其原因还在于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公开透明。“未来将出让多少地,提供多少套房子,无论是老百姓,开发商都是一个未知数,市场也就难以形成理性预期。”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楼市信息不透明楼市信息停贷潮房价预期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