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之困:一些地区指标已透支到下个十年(4)

扫描到手机 土地市场 来源:瞭望 发布日期:2013-06-25 06:57 字号:T|T

在董祚继看来,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照规划以多种有偿方式参与开发经营,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是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重要内容之一。广东应用好试点权,在形成成熟的改革措施基础上,及时总结提升,推动立法以及修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守英认为,应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在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进入市场。城市增长线内的集体建设用地,只要符合规划,允许集体所有性质参与非农建设,但必须与国有土地一样,纳入统一土地市场交易,缴纳土地增值税。实行以土地增值为主的土地税收,实现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涨价归社会。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看来,进一步明确土地产权是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土地资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2012年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目前来看,在确权工作中,法律和政策层面上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加大推进的力度。

建立集约用地战略体系

尽管当前我国建设用地资源已经到了不得不集约利用的关口,但一些地方在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上,仍停留在传统观念上,目光不够长远,存在重视当前形势,忽视长远打算,重局部、轻全局的情况,迫切需要有顶层总体制度设计和组合配套政策供给,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建立多层次、多目标的节约集约用地战略体系。

采访中,专家建议,从立体考虑着手,特别对于土地节约集约政策体系,围绕节约集约功能、节约集约结构和节约集约要素,分别从省、市、县、村镇的层面,构建不同的侧重点。

省(市)级——— 强化指标调控,考核单位GDP耗地率、单位用地投资强度等指标,提高用地成本;

市(县)级——— 强化规划约束,通过土地用途管制,城乡挂钩,人口集中、产业集聚促进土地的集约;

镇(村)级——— 要通过项目引导,土地整治与中心村镇社区建设,构建居民社区化、产业园区化的和谐空间。

在继续推动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的同时,着力推进“三大战略”:一是探索推进大城市“三旧”改造,促进产业转型与用地方式转变;二是深入开展空心村综合整治,盘活上亿亩的空心村土地潜力;三是全面推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强化增量提质、产能提升、惠及民生。

在这个过程中,专家提醒,应做好风险防控,特别是要坚守耕地红线,切实维护群众土地合法权益的底线,严格土地监管,在先行先试中坚持依法行政。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建设用地之困土地市场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