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直言拼不过万科 称比王石更应得千万年薪(3)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日期:2013-01-04 08:30 字号:T|T

摘要:尽管微博上的粉丝越来越多,尽管在信息化时代拥有十足的话语权,但在如“战场”的商场上,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似乎正越来越被边缘化。“我们被打败了,我们打不过他们(万科)。”任志强示弱。12月24日,在北京通州台湖地块的争夺上,华远提前“收兵”。万科和首开组成的联合体,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后千亿时代的寡头

千亿万科、千亿保利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小企业是否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寡头和垄断就此出现?

任志强相信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尽管几乎所有的分析报告和业内人士都认为经过几年的调控,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在提高。

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丁祖昱认为,到2020年房企将减少50%。他指出,2012年前三季度,前10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14%。和2010年相比,差不多上涨近4个百分点。前20强企业的市场份额占19.25%,和两年前相比也上涨5个百分点。在市场的不断调控下,企业反而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这种趋势还将持续。在全球其他发达经济体,房地产集中度非常高。比如美国,前10强企业占有逾30%的市场份额;中国香港,前十强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50%。在行业快速调控的形势下,行业洗牌速度也迅速加快。

在数字背后,任志强看到的是,香港的前十强企业,前六家的主要利润来源都是靠持有物业获得的租金。香港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最大的时候不超过4.5万套。美国也有大量的小型公司,一年只开发一两个项目。在城市化率超过90%的美国,二手房交易占据主导地位。

“对于产品不可移动性的产业,要想实现完全的集中度是不可能的。”任志强说。相较于全国6.5万亿的商品房销售额,千亿万科的市场占有份额不超过2%。“总会有一些小型地块,是大开发商不愿意拿的。”任志强说。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则直指根本。他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无论规模怎样扩张,内地的地产商们更多拥有的是“地”和“债”。真正做到垄断的是,政府对土地的出让。而在完成了城市化进程的国家,绝大多数房企都可能会消失。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