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直言拼不过万科 称比王石更应得千万年薪(2)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日期:2013-01-04 08:30 字号:T|T

摘要:尽管微博上的粉丝越来越多,尽管在信息化时代拥有十足的话语权,但在如“战场”的商场上,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似乎正越来越被边缘化。“我们被打败了,我们打不过他们(万科)。”任志强示弱。12月24日,在北京通州台湖地块的争夺上,华远提前“收兵”。万科和首开组成的联合体,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千亿时代的准则

2011年,华远地产实现营业总收入26.15亿元,比上年增长46.99%,营业利润7.73亿元,比上年增长28.22%,利润总额7.71亿元,比上年增长28.20%。

看起来不错的成绩单,但与保利地产和万科的千亿销售额相比却变得黯然。据证券分析师估算,华远2012年的合同销售额可达40亿元。但保利地产截至2012年12月21日,签约额已突破千亿大关。恒大地产前11个月累计实现合约销售846.3亿元,中海地产前11月累计实现房地产销售额1059亿港元(约847.2亿元人民币)。其中,保利地产2006年登陆A股以后,从最初的市值30亿元和销售额100亿,发展至今成为市值与销售额均近千亿的公司,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0%。

在任志强看来,影响规模的首要因素是资金的获得。保利地产自上市以来,以每年一次资本市场融资的频率,累计融资规模达214亿元(含集团2009年投资的15亿元),其中股权融资171亿,融资额占净资产的比例高达74%。中海地产的母公司中国建筑也在2009年完成IPO,募资金额超过400亿,随后注资中海地产50亿。2008年后,信贷资源迅速向央企倾斜。

华远拼不过央企,也拼不过一些民企。同为国企领导者的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也有相似的感慨。2003年,首创置业登陆H股,超过10倍的认购,融资9.37亿港元。但近10年的时间里,首创发展的脚步开始变慢。刘晓光总结说,2007年后上市的地产公司动辄融资两三百亿,从规模上远远将首创等甩在身后。

即使同为西城区国资委控股企业,金融街幸运地在资本市场上融得资金后,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2008年1月完成A股增发、募集资金82.8亿元的金融街,不到两年就从资本市场获得近148亿元资金。2012年,金融街前三个季度的营业收入已逾130亿,超过2011年全年。

任志强的幸福感

千亿大鳄威逼,任志强似乎没有压力。他开玩笑说,自己比万科董事长王石更应该获得千万年薪。

他提出,华远自2008年完成重组以来,每年都坚持以较好的分红回报投资人,公司完成重组时注册资本778,129,126元,在未从资本市场融资的情况下,4年来累计向股东分红129,

850.3万元,其中送红股80,244.5万股,现金分红49,605.7万元,累计现金分红占公司4年累计净利润的30.7%。

但万科却显得有些吝啬。2012年5月11日,万科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分红预案。但表决前,多位股东对公司的分红派息方案提出质疑。万科总裁郁亮表示,稳定的派息政策对投资者才是最有利的,同时还要兼顾利益相关者。

万科2008、2009、2010年连续3年公司现金分红占公司合并净利的比例分别为13.63%、14.44%、15.10%。资料显示,万科上市以来总融资金额为148.41亿元,累计向A股流通股股东派现54.81亿元,派现金额占募资金额的36.93%。虽然与那些从未分红的上市公司相比,万科基本做到了年年分红,但在全部A股中名列第579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比较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会发现,万科2011年全面摊薄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8.2%。华远地产2011年项目结算毛利率50.76%,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20.94%。“这意味着用了更少的资产,替股民赚了更多的钱。”任志强纠正记者们的错觉,千亿万科的确优秀,但衡量一家上市公司的标准,不应该仅仅是规模。

任志强总结说,华远地产这些年长不大的原因,还因国企身份承担了许多额外的责任。他透露说,北京地铁四号线建设,华远投入了4个亿的股本金,但很长一段时间都可能收不回来,类似的事情不少。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是,华远是首家采用“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的企业,也是房地产业内极少数实践“业权分配”制度的企业。这一制度的核心是,明确房地产项目的公共区域权益归属,从而还利于业主。

“大家在谈到幸福感时,都会说自己得到了什么,而不是给与了别人什么,奉献了什么。”任志强说,造好房子和为股民赚钱会给他带来幸福感。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