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眼中的浙江省房博会:房子很多 选择余地不多(2)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杭州日报 发布日期:2012-10-25 15:06 字号:T|T

摘要:房博会四天,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除了学区、地铁概念的项目受到刚需以及改善群体关注之外,因限购令影响让投资群体重新重视的酒店式公寓也受到了空前的市场认可。

暗流涌动的房博会

刚刚闭幕的房博会,称不上人气爆棚,却是暗流涌动。

绿城和万科都在房博会上打出了新口号,绿城没有说“创造城市的美丽”或“第一品级(FIRST CLASS)”,而是说“让更多人更满意”;万科没有说“让建筑赞美生命”,而是说“好房子、好服务、好邻居”。口号的非正式变更,体现的是房地产企业的悄然变革——甚至可以说,绿城试图变得更万科,而万科试图变得更绿城。而从未缺席房博会的本地大鳄滨江房产,竟然隐身了。

具体到购房者而言,刚刚结婚尚未生育的年轻夫妇,已经在忧心忡忡地把“学区”列为购房者的第一影响因素;拥有两次以上购房按揭经历的人,怎么也绕不开“限贷”的障碍,去购入一个更适合当前生活状态的房子;退休夫妇手握100万元左右的现金,试图在楼市里寻找一个保值的渠道。在菜市场一般理性的房博会现场,还有人问:“我是该买一套绿城·西溪诚园的公寓还是该买一套清源·五韵峰的排屋?”对他而言,这同样是一种烦恼。100年后,如果有人不小心检索到这篇文章,检索到这个时代对于房产的这一种焦虑,应该可以感受到这个时代汹涌澎湃的城市化进程。

当然,这是100年后无关痛痒的事。面对此刻的现实,或许我们失去了购入跌价楼盘的机会,中豪·四季公馆也好,方正·荷塘月色也罢;但是我们依然刚刚去看看调低价格的楼盘,比如观感奇佳的郡原华浙·九润公寓,比如引进了天长小学的天都城。这就是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的魅力。

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市场就一定能够平复“一荣俱荣”或“一枯俱枯”的绝对化倾向。温吞水一般的行情大势,仍然掩不住个盘的大热。与相对冷清的房博会相比,热门楼盘的售楼部更显得人声鼎沸。龙湖·滟澜山和万科·良渚文化村的七贤郡,已经蓄积了大量的客户,它们不约而同地选在房博会结束后的第一个周末,而且热销已成定局。

显然,房博会的场外信息比场内信息更值得关注。刚刚在房博会前高价出让的钱江新城三宗宅地,让很多敏感的购房者不得不关注那个不断间歇性发作的话题:“面粉”的价格变化会不会导致“面包”的价格波动?这不只是杭州楼市单独面临的问题,而是一个全国性的思考:很多城市不断传出大牌房企大举拿地的消息。

但是,没有人可以给出令多数人信服的答案。开发商也好,购房者也好,市场各方都处在一个尴尬的政策真空期。传得沸沸扬扬的房产税,依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是却传出湖南、湖北两省“暂停房产税试点”的消息。决策最高层发布的最新思路是“调控手段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法制手段”。但是,目前很多购房者依然绕不开“限购令”这种高度行政化的手段。

不只是房博会,整个楼市都在暗流涌动。就像王菲的经典歌曲《暗涌》所唱的那样:“就算一屋暗灯,照不穿我身,仍可反映你心。”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浙江房博会项目多折扣少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