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林晓:房产税不能无视许多房奴并非富人(5)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北青网 发布日期:2012-10-08 17:09 字号:T|T

摘要:今年以来,欧债危机持续蔓延,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外需疲软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宏观调控已把“稳增长”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我国房地产市场“淡季不淡”,一些城市成交量屡创新高,价格也已开始暗暗上涨。

当前,为稳增长,货币政策的适时调整,已不可避免正在进行之中。而未雨绸缪,以“托宾税”来承接“限购限贷”,也已是势在必行——

不难想象,如果作为抑制投资/投机的核心措施,限购令“红线”一旦失守,随之而来的楼市混乱,可能会不堪设想。因此,在“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之时,以税收制度的设计,来承接行政措施的限购,显然已成燃眉之急。

曾有学者提出,十二五期间,要通过改革使房地产税和资源税成为地方主要收入来源;房地产税可望成中东部省份的税收支柱,而资源税则应成为西部省份的税收支柱。

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物业税确实是地方主要的税收来源。但中国与美国不同的是,美国人不需交纳土地出让金,而中国人需交纳土地出让金。

西方发达国家房产税之所以成为地方财政主要税收来源,主要建立在其土地私有制和城市化已经完成的基础之上。而我国土地财政之所以会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撑,主要基于我国土地公有制的制度安排和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

中国的土地财政,与美国的物业税,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今日中国人在承受中国特色的土地财政之余,还需再承担美国式的物业税,那么,一方面,中国的“中产者”很可能会步美国“次贷者”后尘而破产,另一方面,中国的房地产税也避免不了“重复征税”师出无名的事实。

更何况,中国土地出让金收入规模如此巨大,试图将房产税培育成财源支柱,进而取代土地财政,在现阶段只能是痴心妄想。房产税的功能设计,恐怕不能无视广大购房者已为土地财政尽了纳税义务的历史事实,也不能无视许多“房奴”并非富人的客观事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国外,房产税从来不是遏制房价涨的良器,而只是解决地方财政收入的工具。一些征收房产税的国家曾经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和破灭,就足以说明问题。

各国实践证明,对抑制房地产投机有效的是“托宾税”,而不是传说中的房产税。幻想以房产税替换限购令来抑制房价上涨,恐怕很不现实,相反倒有可能因此而加重民众负担。

在当前发达经济体迟迟难以退出量化宽松的大背景下,我国抑制楼市投机/投资性需求,采取交易环节的“托宾税”,来取代行政措施的“限购”,或许更符合我们的目的和要求。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章林晓房产税无视房奴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