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养老地产 投入大概念多定位高(3)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日期:2014-09-24 07:50 字号:T|T

摘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养老产业才刚刚开始发展,尚无真正成熟的模式,也没有以养老产业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目前,声称要进入这一行业的企业,大多与地产相关。

“不差钱”的泰康人寿/

2010年9月,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保险资金正式获准进入养老地产市场。到2012年底,保险系企业在养老地产领域的投资已超过500亿元,包括国寿、泰康、平安、合众等企业。

其中,泰康人寿是最早试水养老社区的险企。2009年11月,保监会批准了泰康人寿养老社区股权投资计划,2012年4月,泰康人寿推出了国内第一款保险与养老社区相结合的“幸福有约”综合养老计划。同年6月,养老社区在北京昌平奠基。去年,命名为“泰康之家·燕园”的养老社区实体模式亮相,该养老社区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共能容纳3000户居民入住,首批600余户、共约800位居民将于2015年入住。

与此同时,泰康也在上海、广州拿地,启动三亚、苏州多个养老项目,上海申园、广州粤园的体验馆目前也均已开馆。

“保险企业是做行业的整合,跨界整合。泰康第一个提出用保险资金投资养老社区,第一个拿到牌照,目前完成了北上广、三亚、苏州五个社区,90万平方米、一万户的布局。北京的燕园明年开始入住。”泰康人寿副总裁刘挺军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他看来,保险资金做养老地产优势很大,首先,把虚拟的保险同实体的医疗养老社区结合起来,提供的服务更多样更完整;其次有资金优势,能够忍受行业的长周期,此外还有客户优势等。

不过,泰康的养老产品并非面向大众。刘挺军介绍,客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入住,一种是购买泰康人寿200万元以上的相关产品,获得入住泰康养老社区的资格。“我购买的保险产品,可以用来支付入住后的费用,而且未来我们的养老社区只会接受保险客户。另一种方式是针对目前一些高龄老人,可以缴纳一定的定金,购买相关的乐泰财富卡,直接到社区申请入住,享受一个月9800元的最低费用。”

这样的价格,在刘挺军看来已经是“为了培育市场”而拿出的“成本价”。刘挺军还介绍,现在养老社区的预定已经超过了65%。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养老地产养老地产分类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