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旭:地方政府救市不应直接补贴开发商(2)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日期:2014-09-03 07:39 字号:T|T

摘要:政府不应该直接给商业机构以直接的补贴。可以给困难群体、困难人民惠民生的补贴,但是不应该给一些商业机构,所以我认为政府在整个楼市低迷之后可以有政策出来救市,但一定要分清楚哪些是应该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我认为这些补贴给商业机构是不合理的。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就这个话题发表评论。

经济之声:百城房价指数从今年5月来时转头向下,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四个月下跌。楼市的清淡大家都看到了。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房地产传统的销售旺季——金九银十已经到来了,一些城市也在8月出现了成交量的反弹。9月和10月,我们是否会看到楼市的回暖?

杨红旭:我认为9月份、10月份成交量会有一个反弹,因为部分城市7月份相比6月份已经有了一个小幅的量的反弹,8月份相比7月份可能还会有一个小幅量的反弹,北京是比较明显的。到了9月份、10月份成交量会有一段明显反弹,可能会环比反弹15%,甚至20%,主要是因为开发企业推盘量会增加,很多企业资金链比较紧张,这时候要加大推盘力度,同时增加促销的幅度,因为只有第一增加推盘量,第二增加促销的力度,才能够促进经济回笼。这样就会导致整个成交有一个明显的反弹。但是因为是以价换量,所以9月份处在一个量升,但是价还在调整的态势

经济之声:在楼市清淡的背景下,各地政府的救市举措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减免税费这种常规政策似乎已经无法满足部分地方的救市冲动。根据媒体报道,海口市还开始用财政补贴中介,对于外省中介机构,销售一套海口市的房子,当地政府将奖励500到1000元,本市房地产企业网签数量最多的10家,政府将每家奖励10万元。这种做法就让人感觉,政府的手深得有点太长了。您觉得,这些措施到底能不能用,有是否会产生副作用?

杨红旭:这个还是不太合适,因为政府管理和服务市场,主要是规范市场秩序,然后对于一些比如说保障性企业,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用一些相关的税费减免,包括刚需,首套房的购房比可以给予一定的减免,这是中央政府的一些政策指导,有利于惠民生的方向。但是对于中介机构、开发企业这样的商业性机构最终商业性的行为,政府不应该直接给商业机构以直接的补贴。可以给困难群体、困难人民惠民生的补贴,但是不应该给一些商业机构,所以我认为政府在整个楼市低迷之后可以有政策出来救市,但一定要分清楚哪些是应该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我认为这些补贴给商业机构是不合理的。

经济之声:百城房价指数的回落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救市的姿态,也越来越急切。虽然救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政府的救市措施中,我们似乎能感受到,政府害怕房价下跌影响到当地经济发展速度,甚至影响到土地财政的可持续性。但是从这些角度来就是,都是不理性的。从完善市场机制的角度来救市,才是更好的办法。那么,从完善市场的角度,现在各地政府可以合法合规地出台哪些救市措施?

杨红旭:应该加强保障房的建设,因为这个还是跟惠民生有关系的,这个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包括支持力度。第二,针对首套房的刚需,第一次买房的人的这种需求,可以进行补贴和支持,因为这是合理的,非常好的一种刚性的住房消费,可以进一步支持的。另外在保障房方面,可以不直接建新房,而是从市场上收购,通过消化存量房源来支持保障房。

政府要规范市场秩序,把市场秩序按照法规法律要求维持好。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些服务,比如减免开发企业、开发项目审批的流程,可以把有些不应该收的费,减免甚至免除,通过这样的手段为开发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降低开发企业的成本,而不是直接给一些补贴。

所以我认为地方政策比较着急,但是不能乱,不能慌,要在各个方面有一个条理性,这样才有助于市场慢慢企稳,有利于地方政府在整个楼市恢复当中获得一些好处。不要破坏这个市场秩序。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杨红旭政府救市直接补贴开发商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