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监会质疑一致行动人性质 融创绿城并购案生变(2)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观点地产网 发布日期:2014-08-25 07:01 字号:T|T

摘要:据香港媒体报道称,目前融创、绿城并购案遇险。香港证监会认为,融创中国与宋卫平属于一致行动人士,合共持股超过三成,因此,融创需要提出全面收购要约。若上述事件成真,则融创最终需要拿出近200亿元作全面收购,由于涉及金额庞大,预计融创最终或放弃收购计划。

融创 孙宏斌挑战“冰山”?

尽管融创方面声称对收购事宜有信心,但面对这样的变数,融创又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早在三个月前,融绿交易确定并举办发布会时,孙宏斌曾称有一个晚上没睡觉在考虑负债率问题,但随后还是非常痛快地答应接受绿城。

孙宏斌称,(收购绿城股权)其实是非常大的挑战,不仅管理难度非常大,而且绿城是中国第一品牌,还是有压力。“宋总2年来通过合作,对我的信任和选择。这种托付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

他谈及收购绿城股份,称接受这个“非常大的挑战”,对融创而言将好处不少。

花旗一份报告认为,从战略上来说该次交易将推动融创成为顶级发展商,因绿城具备优质产品及品牌。

另外,申银万国在研报中则表示,该次收购将帮助融创进一步合理扩大全国版图,并省去初期进入新城市的高昂成本,而绿城的品质和品牌也将帮助其进一步受益于协同效应,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然而,若香港证监会真以融绿双方为一致行动人,且股份超过三成为由,要求融创提出全面收购要约,对融创而言这份挑战则变得更为巨大。

尽管有市场分析指,融创可能会因200亿资金巨大而放弃收购。但越秀证券分析师李尚伟认为,融创要完成全面收购要约并无不可能。

“如果真被逼到这个地步,对融创而言虽不可能拿出两百亿现金,但是通过资本运作,依然可以达成这个目的。”

另外李尚伟还认为,孙宏斌放弃收购计划可能性小。“收购绿城中国股份对融创而言,是极大利好。而且对二级市场而言,这(上述事件)也是正面的。”

绿城未变蓝城 宋卫平如何办?

同样,作为事件另一位主要当事人,宋卫平又该如何应对?

“这个事不可想象,双方交易已经过去三个多月,再逆转是不可能的,那会一团糟。”在浙报传媒研究院院长丁建刚看来,目前融绿双方交割基本完成,人员也已经到位,若收购终止“那绿城就真是乱套了”。

早在交易之初,面对原绿城项目的疑问,宋卫平就明确表示,“只要是绿城造的房子,不管是以前造的、现在造的还是将来造的,我全部负责任。”

彼时宋卫平称,不会完全退出绿城,他对绿城今后的品质仍有掌控力,并且对所有绿城业主继续负责任。

在市场看来,交易确立之后,原绿城经历了团队重组,宋卫平带队蓝城团队开拓新事业,孙宏斌接手原绿城销售,已经是不可逆转的结果。

分析认为,若交易被终止,宋卫平再转身重新操持绿城销售可能性极小。摆在宋卫平面前的选择,依然是寻找新的买家,接手原计划中融创的位置。

李尚伟指,最初九龙仓在内地的房地产业务不多,当年入股绿城也是希望能通过这个机会打入内地市场,兼之对绿城口碑看好。

但是在进入之后,九龙仓对内地市场的理解和看法不够,缺乏在内地市场的底蕴,故而选择做第二大股东。“换言之九龙仓对坐绿城中国第一大股东意愿并不强烈。”

看起来,宋卫平寻找新的第三方买家可能性更大,不过亦有市场人士指出,九龙仓低价收购绿城股份也无不可能。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绿城融创绿城融创收购绿城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