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大调整渐行渐近:地方托市乏力央行喊话落空(3)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布日期:2014-06-23 07:05 字号:T|T

摘要:今年以来,地方政府的救市举措不断祭出,力图刺激市场;央行也于5月底开始“喊话”,满足首套房购房需求。但从市场表现来看,效果着实不佳。

大调整即将来临

在“政策无用”的表象背后,是供需格局的变化。经过多年的房地产投资高增长,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正在趋稳,部分城市出现供大于求现象。

从此前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不难看出,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新开工面积、销售等指标的增速不断走低。其中,前五月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4.7%,达到历史罕见的低点。说明需求不足,楼市供应端也开始乏力。

市场供应过剩到何种程度?以北京为例,根据中原地产研究部的统计,2014年上半年来,北京期房住宅供应大涨,合计供应住宅套数达到了37220套,同比涨幅达到70%。

但与此同时,由于市场交易低迷,截至6月20日,北京期房住宅库存达到46117套,现房库存34727套,合计库存80844套。这是自2013年1月1日以来,北京新房库存再次回归到8万套以上。也是最近18个月来的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京城楼市库存的增加,相当部分原因在于需求未能全部释放,尚处于观望状态。但即便如此,仍然反映出供需关系的逆转态势。有分析指出,一线城市尚且如此,广大二三线城市的过剩情况就更为严重。其中,不断被披露的“空城”、“鬼城”现象,以及公务员卖房等情况,均凸显出这种局面。

近期西南财经大学发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住房存量远高于住房需求量,62%的存量住房已经满足全国的住房需求。2013年中国城镇地区整体住房空置率为22.4%。

供需关系的逆转意味着大调整的来临。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表示,2004年以来,我国已经历过三次房地产短周期,当前已进入第四个周期。

他表示,此前两轮调整分别位于2008年底2009年初,以及2011年底2012年初。其中,前者的房价下跌周期持续了6个月,后者为8个月。由于处于房地产“黄金十年”,调整的规律是:房价上涨时涨幅很大,下跌时跌幅很小;涨得时间长,跌得时间短。

相比之下,如今的内外环境均较为恶劣,主要体现在,既无“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及超宽松货币政策,又面临整体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这也决定了,此轮市场调整的周期将会更长,即房价下跌的时间可能超过8个月。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救市地方救市央行喊话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