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用地被挤占挪用 开发商投机取巧建“麻雀学校”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发布日期:2014-06-17 18:06 字号:T|T

摘要:6月15日,市政协第五场“委员议事厅”活动热议“深圳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议事厅里,委员、专家们各抒己见,并就我市区域、校际不平衡,公办、民办不平衡、“大班额”现象严重等教育短板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市政协委员和专家们在第五场“委员议事厅”活动中热议深圳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6月15日,市政协第五场“委员议事厅”活动热议“深圳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议事厅里,委员、专家们各抒己见,并就我市区域、校际不平衡,公办、民办不平衡、“大班额”现象严重等教育短板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焦点一

问题:区域、校际不平衡

建议:让名师“多点执业”流动起来

明明是住在原特区外的学生,却千方百计挤到原特区内来上学;一些住在很偏远社区的孩子,总是想方设法到区中心的学校来上学。这一现实存在的现象,让我市教育区域、校际不平衡问题浮出水面。

在议事厅上,主持人、市政协委员邬晓莉给出了两组图片,一组为原特区内学校,一组为原特区外学校。从图片上看,原特区内外学校的硬件设施没有太多的差距,甚至原特区外的学校由于空间大、建校晚,显得更胜一筹。

“我们不能单纯地从简单的外在条件去判断教育是否优质均衡。我认为,教育优质均衡有一个外在均衡和内在均衡。在外在方面,应当说深圳的学校硬件设施都不错,但办好一所学校关键在于学校的内涵,即师资、教学水平、管理理念等。现在我们发现更多的是内涵不均衡。”秦建新委员说。

杨俊委员对深圳义务教育存在区域不均衡、校际不均衡问题进行了分析:“我认为首先是历史的原因,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区域不均衡形成教育的‘一市两法’是造成区域不均衡、校际不均衡的根源。其次是发展的原因。深圳新的学校基本建在原特区外地区。新的学校、新的教师,学校硬件好配,但教育管理、教师之间的磨合、教师水平提升相比老校、名校有一个过程。”

对此,杨俊也提出了颇有新意的建议:“深圳可以搭建一个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平台。如建立优秀教师资源库,可参照卫生系统的做法,让这些优秀教师在立足本校的基础上,可在其它学校兼课,相当于名医生可以到别的医院或社康就诊的多点执业方式,让区域内的学校都能共享教育系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杨俊还建议,要形成一个教师双向交流的机制。不仅仅是名校的优秀教师可支教薄弱学校,新学校、薄弱学校年轻有潜力的教师也要有到名校在职培训的机会。 “要让我市一个个名校成为深圳义务教育的‘黄埔军校’,培养大批优秀教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快速全面地推广,促进区域之间和校际之间的均衡优质发展。”杨俊说。

王水发委员则提出,与交流教师相比,校长交流可能更有效。“调整一名校长就改变了一所学校”。他同时建议,可以建立起相关的制度,把教师、校长交流作为提职、晋升的前提条件。

责任编辑:张燕凯 关键字:深圳公办均衡校际跃升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