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投机 促保障房 经济长效手段

楼市“双向”调控的三大特征(2)

——非热点城市房价调控可能放松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同策咨询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4-03-10 14:25 字号:T|T

摘要:2014年“两会”开幕,期间,住建部部长姜伟新提出:今年房地产政策“双向”调控。如何理解“双向调控”?基于上述信号的市场背景下,2014年房地产市场将呈现出哪些特征?

第二、强调保障房工作,“双轨制”解决城镇化后顾之忧

2013年年底住建部工作会议上姜伟新说:“鼓励地方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创新住房供应模式,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同时他指出,2014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基本建成480万套以上,新开工600万套以上,其中棚户区改造370万套以上。

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做好棚户区改造。

因此,“双向调控”思路势必仍然会包含保障性住房这一环节。在这个阶段,继续强调保障房工作,强化共有产权房在保障房领域的市场地位,总体上继续落实保障性住房工作,通过“双轨制”解决城镇化后顾之忧。

从新型城镇化的角度来讲,现阶段仍然坚持调控,做好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其实是在为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做铺垫。

原因很简单,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城乡二元结构势必会逐渐破除,在这个过程中,农民转化为市民势在必然。但是,农民在城镇化过程能够享受现代化的成果还是未知数,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等等在操作环节都还是未知数。

尽管从保障性住房领域来讲利好消息频出,比如,从2014年起,各地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并轨后的公共租赁住房租金原则上按照适当低于同地段、同类型住房市场租金水平确定。政府投资建设并运营管理的公共租赁住房,各地可根据保障对象的支付能力实行差别化租金,对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采取租金减免;最近相关部门也提出2014年会探索共有产权房的保障性住房模式;新华网记者调查的16个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西安、无锡、大连7个城市提前超额完成2013年障房建设计划。但是,这些“数字游戏”将在农民转化为市民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显得更加力不从心。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是为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与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的一方面,从其作用和目的来看,不可懈怠。具体来讲,一方面,要切实落实各地住房保障计划,不能玩“数字游戏”,切实可以做到保障低收入群体在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居住问题(不一定是购买住房的问题),确实落实“双轨制”当中保障性住房的作用;另外一方面,也要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既要充分发挥房地产在宏观经济触底阶段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因为在此市场背景下商品住宅市场价格过快上涨而导致城镇化的门槛再度提高。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