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PK三线城市 哪房产投资风险最高?(2)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证券时报网 发布日期:2013-11-22 11:47 字号:T|T

摘要:一边是各大城市房价的高烧不退,一边是部分中小城市楼市的寒意阵阵,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迹象,三线城市积聚的楼市风险不容小觑。

从一些三线城市地产商的角度来看,土地成本的上升是硬性的,行政审批周期长,人工费、材料费上涨,销售缓慢等因素,均增加了成本,但下游的房价却难以再涨了。

有地产商表示,由于上下游的挤压,三线城市房地产行业正在被驱赶到盈亏拐点,一旦越过由盈到亏的分界线,将会引发全行业的震荡。

他认为,三线城市面临的情况跟一线城市截然不同,各级政府制定政策不能一刀切。希望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收费、还权于民;放开刚需二套房贷款政策,激活二手房市场;鼓励节能环保、提高生活质量的商品房投资等。

部分城市楼市遇寒冬

但一名三线城市的地产商近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这种“火爆”只存在于一二线城市,许多三线城市今年下半年量价齐跌,行业正在迎来大拐点,未来的有效刚需严重小于供应量,房价不会再疯涨。

上 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根据统计局数据测算得出,10月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分别为0.85%、0.64%、0.57%。全年一线城市房价的 环比平均涨幅均“高高在上”,远远超越二三线城市的平均涨幅,同时,二线城市房价的环比平均涨幅则一直略高于三线城市。

克而瑞上海机构研究总监薛建雄对记者表示,目前广大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结构性问题。“三四线城市热衷于建新城,房子一建就一大堆,但是各种配套跟进很慢,人口导入也比较慢,这就造成短期楼市库存消化困难。”

在21日开幕的浙江省诸暨市第八届房产博览会上,40多套楼盘的销售团队正在使出浑身解数努力吸引稀疏前来的客人。和去年的35个楼盘相比,今年的卖方阵容庞大了不少。

诱人的秒杀房、八二折特价房、一套百平方米洋房10多万的大让利以及从未有过的大折扣,房产公司和售楼人员除了高品质、好地段的宣传外,主打的仍然是价格牌。

在房产博览会现场,记者观察到,大部分楼盘的二期房价不是与一期基本持平,就是略微下降。而如特价房、大折扣等变相降价的方式则十分普遍。

一名当地房产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诸暨二环内的房子均价已经从去年的上万元降到了“不超过9000元”。在他看来,品质差的楼盘甚至可能会跌到约每平方米6000元。

这名业内人士判断,房价下降的原因是如今诸暨房地产市场已经严重供大于求,这个问题在接下来几年还会更加严重。今年出现明显供大于求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当地政府为了拓展城市空间集中动迁农居房。

他表示,去年当地政府在城东拆迁了约80万平方米的农居房,增加了2300亩土地,需要60多亿的拆迁成本。为缓解财政压力,政府开始大量拍卖土地,将土地集中推向市场。而当时的房产投资者也都信心十足。

市民老周则告诉记者,他的5个亲戚原本都在诸暨的房产公司售楼部工作,但在今年3月楼实在卖不出去,就辞职转战无锡和宁波等地。但据他们反映,那里的楼房也不好卖。

上述诸暨业内人士表示,除了大城市外,大部分三四线城市都面临着像诸暨这样供大于求的局面。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此前在义乌采访期间,走访了市区的多个楼盘,发现前来售楼处问询的购房者较少,多数楼盘以出售大户型房源为主,销售上存在一定难度。

义乌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义乌商品房销售面积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9%。

义乌当地开发商刘明对记者表示,义乌楼市目前基本上属于有价无市的状况。“价格还是比较坚挺,但成交不活跃,不温不火,总体感觉向下的概率会更大。”

“义乌楼市确实不是很乐观。”一名在义乌炒房多年的人士也对记者称,他正打算把义乌当地的房源都卖掉,再到省城杭州投资豪宅。

“今年"国五条"出台后,由于政策末班车效应导致楼市成交短期放量,其余时间都较为清淡。”刘明表示,“2010年前后,义乌曾经出了两个全国有名的"地王",但目前这两个项目的销售都很一般,一度贴近成本甚至亏本卖房。”

而记者所调查的另一个位于江苏的三线城市,目前核心区域房价在每平方米9000~10000元。最近几年市场每年可以消化的房子,约和库存量相当。

前述地产商认为,三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最大的不同在于缺少外来的高端购买力,加上土地大量上市的原因,三线城市普遍存在商品房库存量大的现象。

由于存量大,今年该三线城市的地产商也常常大打价格战。

责任编辑:张燕凯 关键字:楼盘中国房地产风险投资风险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