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刚需购房者:公积金80万贷款额度该提了(3)

扫描到手机 置家二手房 来源:地产中国网 发布日期:2013-11-21 08:07 字号:T|T

摘要:上月,位于北京南六环附近的一楼盘开盘,一天售出1400套房,买房人排队抢房,开发商一天入账38亿。而对于排队抢房的年轻人来说,不少人却为贷款而头疼。由于北京房价这几年上涨,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却止步在80万这一水平,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贷款的需求。

除了当年房价,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还和公积金个人最高缴存有关系。比如2008年,公积金最高缴存是一个人2392元/月。如果这些钱全部还贷,最高可贷43万元,公积金贷款以家庭为单位,夫妻双方算进去就能贷86万。

但5年过去了,公积金个人最高缴存也已经发生了变化。根据公积金中心的公告,2013年公积金个人最高缴存为3760元,如果照此推算,2013年个人公积金贷款就应该是67万,家庭贷款总额就应该能够达到134万,取个整数也就是130万。但现实是,额度还是没有提高。

故事

公积金贷款曾是“雪中送炭”

对于这两年还没有买房的年轻人,公积金的好处似乎越来越远了。它似乎就是工资单上的几个数字,每个月都从工资中扣掉一笔钱,看得见,摸不着,但关键时候却享受不了。而对于现在35岁左右,在5年、甚至10年前购房的人来说,公积金如同雪中送炭。

秦和今年34岁,2004年,也就是25岁那年,他购买了位于双井的百环家园。这是北京地理位置很好的经济适用房,位于东三环边上,购买时均价4350元/平方米,一套110平方米的房产总价48万元。当时秦和在中国医药总公司上班,每月到手收入5000元。为了购买这一房子,秦和首付付了12万元,利用公积金贷款36万元。

现在,秦和每个月还款2400元,对他来说,当时的房价、当时的公积金额度恰好合适。“我们这个岁数,都赶上了公积金贷款,一是利率确实低很多,另外可以直接用公积金进行还款。”秦和自己算过一笔账,相对同时期的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每个月可以让他少还近300多元。

还是这个小区,如果现在再用公积金贷款显然已经不可能了。从2004年到2013年,在这不到十年的时间内,百环家园的房价已经涨到3万元/平方米,即便是这个小区目前最小的户型,一居室68平方米,总价也接近204万。

由于二手房评估价略低,即便买房人申请到公积金80万贷款,首付也要达到124万。“这对一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秦和感叹,“不啃老简直太难了!”

财经观察

调高公积金额度

需要政策绿灯

1991年,公积金诞生的初衷是通过“国家支持一部分、单位补贴一部分、个人合理负担一部分的房贷分配和住房筹资新机制”,这种制度最重要一个目的是通过这种类似强制归集的方式,帮助解决困难职工家庭住房问题。

但随着房价的越涨越高,公积金贷款在现实中的“扶危济困”功能却是越显薄弱。往往是越有钱越能得到更多贷款,身份越高越能得到更多额度。相反,高房价背景下的新困难户—城市低收入家庭、刚需年轻人群却因为有限的收入、薄弱的财富积累和公积金贷款越来越远,和买房梦也越来越远。

从以往的历史来看,北京公积金管理中心一直奉行动态调整策略,从30万到40万,从60万到80万,这一策略一直在与时俱进。但随着房价不断突破大家的心理底线,这一机制也开始失灵了,从2008年到2013年,房价大涨的五年间,公积金贷款额度却提升乏力,仅是细枝末节的缝缝补补。

按道理,房价越涨,贷款额度应该越高才能与之匹配。但当房价高到官员谈房价都觉得敏感之时,理性的思维和决策突然都失效了。原本公积金贷款可以减轻购房人压力,但现在却与现实有些脱节。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一开始,我们牵着房价的鼻子走,后来我们却被房价撵着走。

如何重新弥补公积金贷款这一“扶危济困”政策和这些刚性需求者之间的裂痕,在房价暂时不可能大幅回落的背景下,在公积金余额逐年增多的条件下,北京单独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不仅有条件,更有现实意义。无论是看老百姓手中的账本,还是看北京公积金中心的账本,这都是一项多赢的策略。

责任编辑:张燕凯 关键字:贷款北京二手房公积金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