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宋庄小产权房:十几栋楼盘已停工两个月(2)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发布日期:2013-08-28 07:58 字号:T|T

摘要:关于小产权房问题,2006年的“宋庄房讼”曾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由于房价上涨,昔日将房子卖给画家的村民后悔了,想收回,遂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当年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法院判决画家把院落归还给农民,农民给予画家房屋重置补偿和区位补偿。

对话小堡村村委会委员李学来:

希望能给艺术产业多放绿灯

《中国经济周刊》:到底谁在投资宋庄?

李学来:多种资本都在进入,包括演艺、金融、房地产等行业的资本、关注文化艺术的私企老板都在做。艺术家需要这些人的投资。

《中国经济周刊》:这些投资进来后,怎样和艺术、艺术家结合?

李学来:这需要专业人员去做,行政干部不懂,不瞎指导,不瞎发言。

《中国经济周刊》:能否简要概括宋庄目前的发展状况?

李学来:四句话。第一句,名气不小;第二句,底子很薄;第三句,基础设施薄弱;第四句,相关手续繁杂。

《中国经济周刊》:现在亟须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李学来:希望能给艺术产业多放绿灯。比如现在艺术家想开画廊,想开拍卖行,执照很难办,很多只能是无照经营。艺术家也希望像外国画廊那样,有一个合法的身份。另外,我们现在也在积极申报艺术特区,希望能得到政策支持。艺术家纯属北漂,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有的是思想、精神,有的是才能,要把他们无形的才华转化为有形的财富。

《中国经济周刊》:小堡村接下来有什么规划?

李学来:第一,村民上楼。将原生态村庄改造成艺术区。第二,立体设计、规划。地上地下、空中网络覆盖,地下管道设施齐备,引进燃气、热力,与大市政管网对接。第三,打造一个绿化、美化、硬化的整体环境设施,给艺术家创造一个更优美的环境。第四,标牌广告统一管理,由政府、艺术家、村委会共同管理。经过以上努力,最终形成文化、艺术、旅游村,让更多的人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精神层面鉴赏力和水平。

《中国经济周刊》:对于这些艺术家,小堡村能提供什么支持?

李学来:第一,保证艺术家的生活、创作平台。第二,打造展示、展览平台。第三,建立交易、流通平台。生活、创作平台上,我们有工作室;展示平台我们有画廊、美术馆。这两个现在已经完成。第三个平台,就需要动员社会所有的力量。我们正在做这样的努力。

《中国经济周刊》:对于年轻艺术家,有什么优惠政策或者鼓励办法?

李学来:现在每年都有各大学的学生来调研、参观、考察。而且很多毕业的美院学生到这里做助手,做助理,收集材料,边学习边工作,边画画。另外,我们的青年创业中心现在有十几家公司入驻,都是青年人刚创业的公司。因为全国美术院校每年有20万学生毕业,他们要创业就业,这里都提前给他们准备好了。

《中国经济周刊》:关于被停工的房子,村里是什么态度?

李学来:在等政府给一些政策,争取政策的支持,对我们的建筑给予认可。目前已经停工两个月了。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