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地方政府靠卖地还债 房价难下跌

扫描到手机 土地市场 来源:华商报 发布日期:2013-07-22 07:39 字号:T|T

摘要:专家说,在债务压力面前,地方政府更加依赖土地财政,房价就难以下跌,对民生投入也有影响。

如果月收入5000元,你敢按揭一套月供10000元的房子吗?大概绝大多数人都不敢。即便你敢,银行也未必贷款给你。

但不少地方政府敢。根据审计署数据,去年4个省本级、17个省会城市本级打算用卖地收入来还的债务,本息共计2315.73亿元,是实际卖地所得收入的1.25倍。

专家说,在债务压力面前,地方政府更加依赖土地财政,房价就难以下跌,对民生投入也有影响。

>>广东个别乡镇不吃不喝还债需400年

根据审计署6月公布的审计结果,截至去年年底,抽查的36个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85万亿元,其中有16个地区债务率超过100%,最高的达219.57%,有地方政府逾六成的年收入得用来还债。

据媒体此前报道,广东省省情研究中心调查了20个乡镇,政府欠债总额超过10亿元,个别乡镇不吃不喝还债需要400年。

地方政府欠债这么多,打算咋还?答案是主要靠卖地。根据审计结果,18个省会和直辖市中,有17个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债,比例高达95%。

如果把范围放大到全国,就会发现指望卖地还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务”。根据财政部发布的《2012年全国土地出让收支情况》中的数据计算,去年全国实际使用土地出让收益为5814亿元。

而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此前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预测,全国地方政府目前总债务规模预计超过20万亿元。虽然审计署公布的地方债融资渠道有很多,借钱成本也不一,但就算都是以成本较小的银行贷款借来的,一年利息支出就得12000亿元(按一年期贷款利率6%计)。

>>不少地方政府靠借新债还旧债

在地王频出、土地底价飙升的“鼎盛”时期,地方政府借钱时往往底气十足。但随着地方债务这座“堰塞湖”越垒越高,已经有人嗅到了其间危险的气息。

不断累积的债务总额和每年必须支付的巨额利息,让“借新还旧”成为多数地方政府无奈的选择。审计结果显示,15个被抽查的省会城市中有5家去年超过20%的债务是靠借新债偿还的,最高的达38.01%。15日有消息称,国内某知名大型信托公司表示,目前拒绝为任何关于地方债的项目发行信托产品,这是国内首家拒接地方债信托产品的金融机构。“很多券商希望与我们合作发行地方债产品,但都被我们拒绝了。”该公司一位业务部门负责人说,“我们认为地方债的风险已经比较大了。”

事实上,地方政府大规模、“不分来路”地借钱亦是国家所不愿看到的。去年年底,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央行、银监会就联合发布通知,明令禁止地方政府向非金融机构和个人借款,禁止通过财务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保险公司等直接或间接融资。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地方政府地方债务实体经济土地财政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