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成"黄金屋" 教育资源均衡是最好"灭火器"(2)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日期:2013-07-15 07:22 字号:T|T

摘要:现在买一套学区房,让孩子进入一家师资力量相对较强的学校,从而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成为很多有资金实力的孩子家长的选择。

上海:面积小均价高

在上海,静安区一师附小的学区房也是家长们竞相争抢的香饽饽。该校周围遍布大大小小许多家房产中介门店,主推房源都有“一师附小学区房”这样的关键词。

上海中原地产一师附小店房产顾问赵飞说,他所在的中介门店每个月的成交量都稳定在六七单,客户主要都是为孩子以后入学提前做打算的父母。现在上海政策规定,孩子的落户时间要满三年以上才有在对口学校入学的资格,所以购买学区房的家长也是越来越心急。

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学区房都是房地产买卖的抢手资源,有着“面积小、均价高”的特点,而家长在购买房屋时大多也是“只看总价,不看单价”。赵飞介绍了一个极端的案例。有个20多个平方米的学区房,单价到七万。因为总价很低,所以很多纯粹挂户口的家长都偏向于这种小户型,所以花个大概一百多万两百万不到买这种小房型挂户口。

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认为,学区房更多的不是根据地段以及房屋建造水平来定价,而是要看它能够带来的入学资格以及这个资格在市场上能够值多少钱。

学区房被认为是择校移民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楼市整体平稳的背景下,“学区房”价格却依然坚挺,俨然成了房产中介的“救命稻草”。北京、上海等地已经为遏制“学区房”疯涨先后出台针对性措施,如定期“学区”变动政策等,旨在为“学区房”的买卖市场降温。但是专家认为,教育资源均衡才是最好的“灭火器”。

据北京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介绍,在就近入学的要求下,由于学校实际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有些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肯定想方设法把家安在学区之内。其实学区房被认为是择校移民,就跟我们高校移民它是具有同样的价值,因此,如果说我们不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而只是做一些义务教育的表面文章,限制了表面的择校。

为了均衡教育资源,目前北京、武汉等地实行教师流动机制,让优秀教师不要停留在个别重点学校里。上海多个区县也探索试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走教”模式,即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组团去他校指导,实现优秀教师全区、全市共享。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学区房天价学区房平衡教育资源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