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百年老港的光荣与梦想:心向大海 港城一体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发布日期:2013-06-15 08:48 字号:T|T

百年老港即将拆除,一辈辈在这片港口生活、工作的老人们无数遍徘徊在老港区前的砖路上;年轻人们也开始议论着老港搬迁后,那片拆除了铁路、仓储、巨型塔机的环海旺地将

会变成怎样一座孕育生机的新城。

在这个划时代的城市变迁节点上,本报记者与秦皇岛人一起,流连于港区,从人潮人海中截取若干普通市民的生活片段,和他们一起回顾、记录百年老港的光荣与梦想。

开放的秦皇岛期待“海”生活

很多老秦皇岛摄影人回忆,几十年前的秦皇岛,港口的规模没有如今这样,在现在市中心的位置,还有“西沙滩”等街道名称,很多秦皇岛人都不明白它的由来,其实,在五六十年前,那里就是成片的环海沙滩,后来港口扩建,属于市民的大海逐渐被港口吞噬。如今,由港口而将城市一分为二的格局已经不再适应整个城市发展,港城一体、以海兴市也成为众多秦皇岛年青一代的梦想。“开放的秦皇岛期待‘海生活’”,在秦皇岛居住了40年的刘先生道出了越来越多的秦皇岛市民的心愿。“未来,无论春夏秋冬,秦皇岛人也可以沿着繁华的沿海商业街逛街、赏海、购物,这是一座开放的都市,秦皇岛不能缺失了‘海生活’”。

祖孙三代港口人的梦想

端午节,老港口工人赵国光带着妻子与9岁孙子来到老港区,一家三口在已经失去往日繁忙的港区回顾港城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

赵国光的父亲解放前从山东逃荒来到秦皇岛,并在港口扎根,成了老一辈的秦港人——在这里成家立业,港口给了他全家人希望。四十多年前与妻子一起进入港口工作,并在工作中建立爱情、建立家庭,如今,35岁的儿子也在港口工作,一家三代以港口为家,对于这个百年老港,老人充满了不舍之情。

90后的家园梦、中国梦

23年来,杨子溪只来过一次港口。对于这片港口,子溪虽然并没有太多的机会走进,但却是充满了感情,因为她的家乡城市的名字叫“港城”。

杨子溪是重庆师范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专业大三学生,这个90后女孩儿时的梦想就是要做家乡城市的规划者。百年老港要搬迁了,她从重庆飞回家乡,就是要到港口走一走,“老港要搬迁了,作为秦皇岛孩子,却从未认识妈长什么样,我要尽孩子的一份力,这个城市有我的梦想。”

王光杰,哈尔滨铁路学院城市铁路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是众多随着父母移民秦皇岛的年轻人中的一员。从小在秦皇岛长大,已经把秦皇岛当成家乡。

王光杰之所以选择自己的专业就是梦想着有一天秦皇岛能建成沿海轻轨专线,市民、游客可以乘坐城市轻轨环海观光港城美景,并缓解城市因发展而带来的交通压力。随着西港搬迁、还海于民,秦皇岛建一条环海轻轨成为可能。在港口外,这名90后的大学生走在一条连接港口与城区的铁路线旁,期待着百年港口搬迁后给整个城市带来新机,他的梦想也由此而获得希望。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秦皇岛百年老港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提示
获取数据失败,请检查网络链接是否已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