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楼市回暖放缓 房价反弹底气不足(3)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12-11-19 15:37 字号:T|T

摘要:尽管10月下半月主要城市的楼市成交量比“十一”黄金周期间有了明显回升,但相比9月份,多数城市成交量仍然出现下降。据专业机构统计显示,截至10月底,全国54个主要城市的住宅成交量合计为21.3万套,环比下降6.4%。这一成交量既是8月以来连续第三个月回落,也是最近半年来的低点。

做好房价反弹政策预案

房地产调控或将面临地价上涨、供求紧张、流动性增加等压力

尽管楼市较为平稳地度过了“金九银十”,但风平浪静之下,房地产市场仍暗流涌动。从2012年三季度预报看,房地产企业整体经营情况相比2011年同期出现了明显好转。盈利房企的比例有所增加,但整体房企的利润率有所降低。同时,上市房企持有现金量与年初相比增长近1/4,短期偿债能力明显提升,经营安全性有所提高。

随着经营状况走出谷底、资金链明显改善,开发商对未来市场的判断也一改上半年的悲观,开始积极拿地。8月以来,万科、恒大、绿地、保利、华润等房企纷纷投入巨资,增加土地储备。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受财政收入下滑的影响,近期也增加了土地市场的供应规模。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继9月土地市场出现火爆后,整个10月份,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在内的全国10个主要城市土地市场成交规划建筑面积为1510万平方米,成交金额超过400亿元。土地市场的回暖迹象已经出现。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张絮认为,房企积极拿地,有利于增加未来市场供应,稳定供求关系。另一方面,随着部分城市推地规模增加,高单价、高总价地块纷纷出现,尽管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文遏制地价非理性上涨,但近期土地市场出现的高溢价,对周围区域市场及整体市场购房者的预期都将产生影响。

相比土地市场对预期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市场供应量的短缺更值得担忧。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开发商普遍减少拿地,今年房地产项目新开工面积一直处于负增长,这将直接导致明年全年新入市项目减少。

为了缓解未来一段时间因市场供不应求而引起房价波动,有关部门将督促各地切实提高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完成率,加大普通住房用地供应规模,尽快形成住房有效供应。指导各地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加快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建设和上市,进一步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

此外,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货币层面的因素也将明显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购房者的支付能力和预期,也有可能引起房价反弹。随着美国、日本等进一步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热钱流入中国的规模将加大,其中一部分将不可避免地进入房地产市场。住建部上述负责人表示,有关部门将继续做好动态监测,密切关注住房成交量、房价等关键指标的新变化,做好防止房价反弹的政策预案。加快研究并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