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保障房发力:规模增长与机制创新并进(3)

扫描到手机 政策与金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日期:2012-11-06 08:59 字号:T|T

摘要:10月24日,广州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一轮保障房分配,共有9700套保障房被分到困难户手中。

盘活城中村、农民房

按照省政府规划,“十二五”期间,广东要建100万套保障性住房。

“考虑到建设成本和保障房的面积标准是变化的,对于资金投入,并没有框死政府要投多少,但政府是有保底的。”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曾如是说。

据曾志权介绍, 2011年全省完成总投资267个亿,各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安排拿了179亿。今年财政计划安排168亿,比去年少11个亿,但今年建15万套,去年是33万套,因此今年财政投入的比重是增加的。

“全国各地保障房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短缺。”广州寒桐咨询机构总经理韩世同说,保障房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是土地出让金收益,而今年各地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大幅下滑。

以广州为例,受楼市调控政策影响,今年1月至8月,广州市本级土地出让金收入107.4亿元,仅完成年度预算的34.2%,同比下降21.8%。

为解决资金问题,今年2月初,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已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签订了110亿元贷款合同,用于公共租赁房和廉租住房项目。

广州还鼓励民资自建公租房。广州东建实业集团负责建设的东建公司菠萝山保障性住房项目,在8月31日开工建设,总数为6493套;而另一单位自建保障房项目穗和公司人和保障房项目,也已开工建设,总数为4150套。

“不管怎么样,我们会从其他方面来补足保障房的投入资金。”广州市财政局有关人士透露,在新增财力的安排上,财政局建议保障房建设资金增加11.8亿元。

深圳的办法则是盘活存量土地和存量住房,节约建设资金。在深圳市场上,可以激活使用的住宅有两种——存量商品房和城中村住房,其中住宅面积超过1.7亿平方米。

“盘活的存量住房主要用于公租房。”陈蔼贫告诉本报记者,将城中村、农民房等程序性违章建筑纳入公租房范围,由政府填补公租房租金与市价的差额,经过测算,每年用于补差的费用为17.8亿元左右,相对于建设新的保障房每年耗资逾百亿元,节约资源相当可观。

两年建成21万套

2012年广东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目标任务是15.15万套,竣工保障性住房是3.3万套。

根据广东省住建厅数据,截至7月底,广东已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87627套,完成年度总目标任务的60.2%;竣工保障性住房27729套,占总任务的84.0%。

继去年超额完成8.5万套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后,广州今年再开启新建4.5万套保障房的大幕。广州市住房保障办相关负责人透露,广州市本级在建的保障房项目有20个,面积达到520万平方米。

截至8月31日,广州保障房(不包含货币补贴)已开工20046套,开工率过半。前9月,广州竣工的保障房总数为3701套。对此,广州住保办相关人士解释说,这是因为广州今年的保障房项目几乎全部为新选址筹建,开工集中在10月份,从全年来看,完成计划没有问题。

深圳这边,今年有约3.8万套保障房计划开工。截至10月1日,累计新开工保障性住房达37247套,完成率98%。截至9月20日,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已竣工包括龙悦居三期等5个项目约5800套,其他3个项目年底可全部实现竣工1万套目标。

据房庆方在最近的政府会议上介绍,广东去年实际开工建设的是33万套,基本建成11万套,今年预计也在10万套左右,加起来大概是21万套左右可以投入使用。

按照广东省的设想,到“十二五”期末,全省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将达到20%左右,对低收入人群、“夹心层”、以及外来务工人群均有所保障。

目前广州和深圳两地均已完成对在册低收入人口的覆盖,下一个目标是解决对中等收入家庭即“夹心层”和外地户籍人口的覆盖。

“深圳已率先将‘夹心层’人群纳入保障范围,用安居型商品房形式加以保障。”陈蔼贫对本报记者说。而在广州,满足一定条件的外地户籍人士亦可申请公租房。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