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保障房发力:规模增长与机制创新并进(2)

扫描到手机 政策与金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日期:2012-11-06 08:59 字号:T|T

摘要:10月24日,广州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一轮保障房分配,共有9700套保障房被分到困难户手中。

这只是广州庞大的保障房建设计划的一小部分。现在在白云区龙归城,广州在建规模最大的保障房小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按照规划,这里将建成1.2万套保障房,其中超过六成是公租房。照目前进度,社区可于2013年底整体交付使用。

据了解,今年广州总体将分配10800套保障房,包括5718套廉租房和5082套存量经适房。在此之后,经适房将越来越少。未来的保障房将以公租房为主。

今年2月底,《广东省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创新方案》出台明确, “建立以公租房为主的新型住房保障制度,解决住房保障对象基本居住需求。”除已批准立项的项目外,暂停新建经适房,将其供应对象也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

“新的制度设计旨在防止保障房的利益寻租”。深圳市住房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蔼贫认为,经适房、限价房可以出售,极易吸引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违规占用需要保障房人的名额,利用其增值空间赚取利润,导致“开着宝马申请保障房”的现象发生。

深圳保障房制度创新走在前列。陈蔼贫主导设计的《深圳市保障房纲要》于9月底在深圳市委常委会上通过。该纲要进一步提出推行内部流转机制,实行保障房的封闭轮候,严防保障房进入商品房市场。

“内部流转运作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在符合条件的被保障群体内进行流转;第二种是由政府回购;第三种可以向外部市场出售,但政府要参与高额分成。”陈蔼贫介绍说,深圳保障房主要有公租房和安居型商品房,实行内部流转,没有了利益增值空间,保障房申请者将趋向于其真实数量和需求。

另外一些人士则对公租房的需求表示担忧。“公租房数量过大也不合适,需求不一定真有那么多。”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

对于这种担忧,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房庆方曾在今年年初的一个公开场合回应说,广东保障房将建立申报登记“以需定建”,先规划后建设,以避免“无人问津”。具体地,要求公租房的面积在40平方米左右,鼓励建30平方米;其次是公租房的租金比市场租金要低一些,但是不能低太多。

房庆方解释说,这样设计,是要迫使承租人一旦有能力的时候,会因为住得不舒服而主动退出去买房,能够使公共资源周转起来。

在深圳,对保障房的轮候和退出制度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在租住者达到一定收入水平和年限时,就要退出公租房,让给另外有需求的人。

房庆方强调,申请保障房的居民,最多轮候5年即可分到房源。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