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钞与中国房价的关系 是否加大楼市调控难度(3)

扫描到手机 政策与金融 来源:北青网 发布日期:2012-09-20 08:59 字号:T|T

摘要:美联储在2010年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被认为是中国通货膨胀的祸根,导致中国房价在2010年出现大涨。所以如今美联储又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市场担心这会对中国楼市造成类似的冲击和压力。

其实,这两位中国房地产市场上一直骁勇善战的“斗牛士”的观点不值得驳斥。但不给予驳斥,荒唐的逻辑和歪曲事实的观点便会充斥市场,进而误导舆论、市场及市场预期。

首先,简述笔者认为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1、持续多年的货币宽松,M2超过GDP近2倍,全球独一无二,事实上形成货币经济;2、长期通胀或货币贬值;3、长期的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的金融环境;4、因为政府管制,市场严重缺乏可投资渠道、对象或金融产品,投资者被迫购房保值;5、土地垄断和土地财政。

其次,需要理性看待房价合理标准与房地产泡沫问题。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房价收入比应是3-6倍,而中国这个比值平均超过10-15倍,一线城市甚至超过25倍;房价租金比(反映投资收益水平)的通行标准为300,而中国普遍超过500;近十年来,房价上涨普遍达8-10倍;全球在建摩天大楼中的87%在中国;土地的城市化远超人口的城市化。

为何仍有人鼓吹和相信房价还会继续上涨?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用俗语解释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心不死。这符合人性基本特征。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的话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条:明斯基拐点,索罗斯反射性或反身性理论,希勒的金融行为理论或反馈环理论以及金融力学理论。最能解释清楚的是明斯基金融不稳定理论。

最后,需要搞清楚的是中国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是消费品市场还是投资品市场,这点很重要。消费品和投资品两者的定价机制完全不同,前者由供求关系决定,后者由投资者对投资品未来的收益和风险预期决定。简单地说,现在中国房价是由投资品定价机制完成,而供求关系已被裹挟或丧失定价权。经济学家徐滇庆的一句话,可以使我们最简单地理解这个逻辑:12亿人买不起房,1亿人买多套房。

QE3与中国房价有怎样的关系?

按照一般或过去的经验理解,美联储大放货币之水,新兴市场国家会遭遇冲击,具体表现在通胀和股市、资产价格(包括房价)上涨。但事实上,一国的通胀、股市和资产价格主要是由自身或内因决定,而外因只能借助内因起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中国房价翻番,主要是由国内财政和信贷“大放水”造成,而并非两轮QE造成,因果关系不可倒置。

此轮QE3与上两轮QE不同之处还表现在,各国经济上升或下降趋势、全球资本流向、利率水平、通胀情况都完全不同,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完全不可与上两轮QE同日而语。

关于QE3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笔者在专论QE3的文章里有这样的描述:美国这轮QE3是拼了命地要推动美国房价上涨,而中国政府却是拼命用行政措施调控房价。因为,美国房地产在谷底,中国房地产在峰顶。笔者坚信,QE3经过一段时间开始起作用后,意味着美国房价开始上升,资本会加速流入美国和美国房地产市场,此时美元会改变弱势进入强势周期,一旦美元再度达到前期高点84点,中美房价将会开始一个上天一个入地。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美国印钞中国房价楼市调控QE3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