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蜗居”筒子楼 到住进“怡”居房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发布日期:2018-09-26 09:15 字号:T|T

摘要:改革开放40年,农村人从简宅陋室到宽庭阔院,城里人从福利分配到个人消费,房子从拥挤到舒适,从统一到个性,在时代的变迁中,人们正享受着从“忧”其屋到“优”其屋的幸福。

房子对每个人来说,从出生开始就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是家的依托,也是一部流动的历史,每个年代的居所,都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

改革开放40年,农村人从简宅陋室到宽庭阔院,城里人从福利分配到个人消费,房子从拥挤到舒适,从统一到个性,在时代的变迁中,人们正享受着从“忧”其屋到“优”其屋的幸福。

忧居:艰苦的“蜗居”生活

改革开放初期,是中国人口增长最为蓬勃的时期,人口与住房的矛盾日益加大,可查的统计数字显示,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6平方米,缺房户达869万,占城市总户数的47.5%。

一条狭长楼道串联着多个单间的筒子楼,便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住房样式。

张毅,1985年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住进了1号筒子楼的四人间宿舍。1988年他结婚时,同屋的三人陆续考研搬离,这间十六七平方米的“蜗居”幸运地被他“独占”,成了婚房。“有间属于自己的小窝就相当幸福了,那些结婚多年、家属在外地的老师都还‘混’不上个单间儿。”

“两张单人床一并就是双人床了,没有衣柜,衣服装在箱子里塞在床下,有个洗衣机,洗衣服时要搬到水房。”张毅对筒子楼的记忆特别深刻,“这算是我在异乡的第一个‘家’吧。”

张毅所说的水房是楼道尽头的公用洗漱间,“洗脸、洗衣、洗菜都在那儿,早晨排队洗漱是家常便饭,管道不时堵塞,污水外溢,地面垫着砖头,老鼠在管道上旁若无人地窜来窜去,偶尔还会淡定地跟人‘大眼瞪小眼’。”

每个住户的门口都摆着一个简易的蜂窝煤炉子,楼道里常年被一种居家式的黑色笼罩,每逢做饭时间,楼道里弥漫着厕所和饭菜混杂的气味儿。

1991年,孩子出生,父母过来帮着带娃儿,十几平方米的单间从中间拉上一道帘子,成了“两室”。张毅说,“那时候一家三代同住一间房一点儿都不新鲜。”

当张毅在筒子楼里奏响锅碗瓢盆交响曲的时候,远在承德市平泉县(现为平泉市)的郭远正在四处筹钱盖房子。1987年,第二个孩子出生,原本山上的两间小房实在局促,他在山下盖起了三间瓦房,尽管窗户还是纸糊的,地面铺的碎砖头,但扩大了将近一倍的面积和山下生活的便利,让郭远甚是满足。

安居:享受独立的居住空间

1994年,张毅的居住条件实现了“质变”,他分到一套50多平方米的四方集资房,两室一厅。让张毅感觉“质变”的是“有了自己独立的居住空间,有了独立的厨房和厕所”。

“所谓‘四方集资’,就是省里拿一点儿,(原)教委拿一点儿,学校拿一点儿,个人拿一点儿。”张毅清楚地记得,为这个房子他交了4000多元钱,“我一个月才挣100块钱,在当时4000块可是笔不小的数目了。”买房已有借款,入住就没钱再装修,厨房依然是交房时的水泥池子,只在地上铺了层地板革。

1998年,“福利分房”时代宣告终结,中国房改进入实质性阶段,中国的住房分配完全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

2002年,张毅拥有了第一套独立产权的房子,127平方米的多层住宅,三室两厅。“刚搬进去的时候,感觉真大呀,有了独立的餐厅,再也不用窝在茶几上吃饭了,还有了自己的书房。”张毅也“豪”了一把,“装修花了两万多,做了吊顶、橱柜,还包了门套。”

“小区所在的塔北路、翟营大街交口位置,在当时算是‘郊区’了,旁边都是庄稼地,晚上能听到蛙鸣。”张毅感慨,那时候,“郊区”的房子并不受人待见,没想到城市发展这么快,现在那片儿已经很繁华了。

当城市的住房越来越好时,农村的房子也在发生着巨变。2004年,郭远批了一处宅基地,给已过20岁的大儿子盖起新瓦房,“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也像城里楼房似的,有客厅,有厨房,还安上了土暖气。”盖这处房子的时候,郭远已不再捉襟见肘,他在县城做点儿小买卖,手头还算宽裕。

责任编辑:石家庄 关键字:石家庄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