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报告:国家级新区可成地方新引擎和发展空间(2)

扫描到手机 政策与金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日期:2015-09-17 08:48 字号:T|T

摘要:从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浦东新区设立开始,新区就一直处在区域发展的镁光灯下。而经历了在数量上的严控,新区批复的间隔逐渐缩短,新区似乎成了区域发展的标配。尤其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今天,新区的获批与寻找经济发展动力密不可分。

新区开发建设特色不明显

《报告》指出,目前的新区还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首 先,产业竞争力不够强。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大部分新区产业结构仍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有的新区仍然以高耗能 的能源化工业为主,发展面临较大的资源环境约束。在外部环境偏紧的情况下,一些新区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等问题,市场竞争环境出现恶化趋势。

另 一方面,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目前大多数新区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自主研发和转化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发展后劲和整体竞争力。特 别是个别新区仍然存在着偏向于向国家申请优惠政策的倾向,而忽视了充分发挥自身发展平台的作用,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破解难题不够,仍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

其次,要素集约节约程度不高。国土开发存在无序现象,受行政体制和强调经济增长的传统政绩考核机制等因素等影响,部分新区在开发建设中采取全面铺开等开发模式,对开发节奏和时序把握不够合理。产业园区和产业功能区布局相对分散。同时,要素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再者,开发建设特色不明显。新区建设一般按照现代化城市标准设计推进,有别于老城区,但在建设过程中,一些新区存在城市建设定位过高,具有区域特点但自然历史景观保护和彰显不足,区域特色文化体现不够等问题,千城一面现象依然存在。此外,特别产业竞争力不强。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新区的未来发展要努力突出"新"。”陈耀分析,“除了中高速的增长速度外,还要朝着中高端发展水平迈进,从而带动一个城市的转型升级。”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