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 仅凭开发商承诺无效(2)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日期:2014-12-11 07:45 字号:T|T

摘要:即便今年出台了多项均衡教育资源的政策措施,但依旧难以抑制学区房的平步青云。很多新盘开发商也积极地傍上名校,给楼盘找了个卖高价的好理由。一些原本开发商承诺的“学区房”却面临着游走在划片边缘的危险。很多人高价买来的“学区房”很可能只是一套房子。

链接

如何选择开发商配建的四种学校

很多开发商都在打学校的主意,花大价钱请来的名校可不是什么慈善行为,归根到底都是为了给房子多加一个卖点。其实开发商配建的学校管理权并不在开发商而是在教委,学校与项目之间的关系,也要根据签署合约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配建学校只是“买来了”品牌

学校也有各自的品牌,如北京小学、人大附小、中关村一小等。名校都是块金字招牌。入驻项目就是对项目的提振,但实际上,这类的合作配建项目,开发商引入名校,由开发商出地出资兴建校舍,购买设备并负责硬件设施的维护管理,名校出品牌,负责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就形成了种种“分校”。但需要指出的是,品牌输出校通常只会定期派出各个学科的老师,来对分校老师进行一定的业务培训,或讲公开课,而这些名校的知名老师,是不会在这些分校任教的,分校的教师,实际上都由当地教委在当地组织,负责日常教育教学管理。

第二种:开发商与名校达成合作协议

开发商的项目建在名校附近,开发商整合资源,以出资建楼等形式合作,与名校达成协议,保证业主子女拥有上学名额。这类合作目前并不多见,主要是由于好学校周围很少有新盘建设,但这类的合作对于业主来说,更具诱惑力,可以摆脱各种分校,直接享受名校教育资源。

第三种:名校输出师资

这个类型有开发商的功劳,但主要是依靠教委之间的沟通。这几年,政府为了抹平教育水平之间的鸿沟,非常乐于基础教育力量强的区县和弱的区县之间交流,即名校跨区办学。这种带学校的商品房,一般都由开发商无偿建设,并为双方教委搭线,但涉及到具体如何合作,就要看两个区县的教委沟通情况了。如果确定是名校跨区办学,就是政府主导的工程,名校会派出师资力量,到输出一方任教。比如万科在房山区长阳镇建设的北京四中分校,主要师资就由四中输出。而房山教委为了引入四中,也放弃了对于学校的管理权,转由西城区教委管理,相对而言,更能保证教学质量。

第四种:配建学校享受跨区学籍输出

这是一种比较深度的合作模式。由开发商出资出设备出地合办名校,名校与开发商合作建分校,双方联动,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这是一种深度合作的模式,业主子女往往可以免收赞助择校费,输出的名校还拥有其来源地的学籍。不过,由于就近入学的新政,这类学校很可能受到影响。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学区房纠纷学区房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