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加码出海或为实现“二八原则”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和讯 发布日期:2014-01-08 14:08 字号:T|T

摘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战略布局国际房地产市场,使其在国内规模化之后,迅速在国际房地产市场上实现品牌全球化、国际化。而品牌全球化、国际化其实是为了“将鸡蛋放进两个篮子里”分散国内投资市场的风险,从而在业务上逐步实现海外与国内的“二八原则”。

截至目前,已经有不少品牌房企开始布局海外房产市场。而品牌房企“出海”投资特征与趋势在2013年尤为明显,据相关机构统计,2012-2013年已在海外有房地产项目的房企投资规模就已达几百亿美元。而大宗的投资计划几乎都是在2013年这一年当中发生的,比如绿地以40亿美元收购纽约布鲁克林大西洋广场地产项目70%股权,富力以人民币85亿元(45.0亿令吉)收购了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地区一块116英亩的宗地等等,从品牌房企“出海”动作表现来看,2013年已成中国品牌房企的“出海”年。

2014年伊始,1月7日报道,绿地集团宣布,其就英国伦敦两个住宅项目签署合作协议,预计总投资将达12亿英镑。同一天,新华联不动产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拟以3亿元购买马来西亚柔佛州梅蒂尼B区9幅地块,建设南洋度假中心,另外,拟和黑石共同出资350亿韩元(约合2亿元人民币)设立韩国锦绣山庄株式会社,获取韩国济州岛用地面积约为110万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品牌房企“出海”投资的趋势在2014年将更加火爆,预计2014年品牌房企出海将有更大的动作,或许龙头房企会直接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大范围布局海外房地产市场。具体来讲,中国房企加码“出海”力度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部分大型房企的全国化布局基本完成,从战略布局角度需要国际化,业务上逐步实现海外与国内的“二八原则”。

当前无论是开发商直接投资开发,还是进行股权收购、合作开发等,还是近期品牌房企频频登陆香港上市,其很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战略布局国际房地产市场,使其在国内规模化之后,迅速在国际房地产市场上实现品牌全球化、国际化。而品牌全球化、国际化其实是为了“将鸡蛋放进两个篮子里”分散国内投资市场的风险,从而在业务上逐步实现海外与国内的“二八原则”。

第二、布局海外的企业前期实验性投资获得预期收益,尝到布局海外投资的甜头,获得初步成功,因此继续加大海外市场布局的力度。

比如碧桂园布局马来西亚之后,2013年一举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开发商,随后富力、新华联积极布局马来西亚;2013年绿地韩国项目也获得10亿元的销售业绩,2014年绿地海外业务将实施拓展与提升并进,将再进入包括加拿大、法国、新加坡等3-5个国家,预计2014年将实现海外销售收入130亿元人民币,新增投资50亿-80亿美元,为2015年海外收入超300亿元人民币奠定基础。

第三、市场潜在需求庞大,仍然有比较大的市场操作空间。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从中国房企投资海外项目来看,多为旅游地产项目,而锁定的客户多为国内客户,企业也可借此整合产业链,吸引国内客户投资;涉及的一部分商办、住宅项目投资,也多选址在华人集聚的地方,如唐人街等。

比如,从海外置业群体的购房目的来看,大体可以分为移民、留学和投资3大类。相应地,细观在中国推广销售的海外地产项目,其“卖点”也大致可以分为3类:移民、留学、投资和休闲旅游。国内龙头房企也开始海外投资开发房产,也是看准了国内移民、留学、投资和休闲旅游所带来的房地产市场需求的机会。

此外,涉及的一部分商办、住宅项目投资,也多选址在华人集聚的地方,如唐人街等,房企进入的战略也大多围绕这个华人投资集聚的区域,“做熟人(熟企业)的生意”成为房企在海外投资目标客户的首选。

第四、国外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经济在复苏,房地产仍然处于价值低估阶段,国内房企买地开发项目刚好处于抄底的市场阶段,市场周期的特征决定品牌房企继续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在市场周期复苏阶段,李嘉诚几乎“买下整个英国”,“低买高卖”的资本大挪移已经让企业家赚的盆满钵满。当前国内开发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其实,也就是看到了国外买地开发项目刚好处于抄底的市场阶段的特征。

责任编辑:张燕凯 关键字:房企出海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