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整治 滹沱巨变 滚滚沙尘源变成美丽“后花园”(3)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燕赵晚报 发布日期:2013-07-12 07:13 字号:T|T

摘要:在滹沱河干涸的河道内建设大面积的人工湿地,可以明显降低周围区域的温度。“这片湿地建成后,可使那片区域温度明显降低,提高生活舒适度。”张忠民说,数百万平方米水面的形成,将大量挥发水分,可提高空气湿度,这座城市因此也会变得更加“水灵”。

生态

曾经“吹得到处都是沙子那个受罪啊”

“20多年了,我天天从这里路过。”57岁的王先生说,这么多年来,他每天都要从凌透村骑车去正定县上班。回忆起以前的滹沱河,王先生用“一片狼藉”来形容。他告诉记者,以前,滹沱河就像个大沙滩,每逢春天滹沱河里的沙子被风一吹,不仅迷眼看不清路,而且特别脏。“从家骑到单位,脸上、头发里都是沙子,那个受罪啊。”王先生说。

曾经,在人们心目中,滹沱河是沙滩的象征,提起滹沱河,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黄沙满地。这些沙土,不但让附近村民“吃”了个够,更影响到市区环境。

大家都知道,省会刮偏北风的时候较多,滹沱河裸露的黄沙,一旦被大风吹起,必定大举向市区“袭击”,天空由此变成黄色,人们纷纷掩住口鼻前行。

吸尘增氧降温去火省城变得更水灵

昨天,记者驱车沿双向四车道、宽18米的景观路从滹沱河1号水面向东行驶,放眼向两侧望去,满是绿色:法桐、旱柳、雪松、地被菊、沙地柏、金叶榆等近50种植物,经过雨水的洗涤,更是绿得直逼人的眼。

除了惹眼的翠绿,波光粼粼的水面也让人感觉增加了几分凉意。

据了解,滹沱河1至5号水面,共增加了近900万平方米水面面积、湿地面积150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600多万平方米,人均增加水面面积3.6平方米、湿地面积6.8平方米、绿地面积2.7平方米。通过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可增加区域湿度,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相对湿度由10%增加到50%以上。同时也能有效解决石家庄市区的热岛效应问题,夏季滹沱河附近温度可降低3℃左右,市区温度也可降低1℃,对于改善省会春季的扬沙天气大有好处。

而走南闯北多年的陈雄,到石家庄做生意6年了。这期间,他最大的感觉就是“空气不太好,不仅干旱,而且灰尘多。”陈雄说,自从滹沱河开始蓄水后,空气湿润了许多,而且灰尘也少了,让人感觉很舒服。滹沱河的生态效应已经初步显现,今后将更加明显,也会改善石家庄的大气质量,让人们呼吸到更多的新鲜空气。

“湿地可以提高生活舒适度。”民间环保组织河北绿色知音发起人张忠民说,建设宜居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度是一个最感性的标准,温度、湿度、风力等都能影响居民的生活舒适度。他认为,在滹沱河干涸的河道内建设大面积的人工湿地,可以明显降低周围区域的温度。“这片湿地建成后,可使那片区域温度明显降低,提高生活舒适度。”张忠民说,数百万平方米水面的形成,将大量挥发水分,可提高空气湿度,这座城市因此也会变得更加“水灵”。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滹沱河整治滹沱河新貌滹沱河美景滹沱河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