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整治 滹沱巨变 滚滚沙尘源变成美丽“后花园”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燕赵晚报 发布日期:2013-07-12 07:13 字号:T|T

摘要:在滹沱河干涸的河道内建设大面积的人工湿地,可以明显降低周围区域的温度。“这片湿地建成后,可使那片区域温度明显降低,提高生活舒适度。”张忠民说,数百万平方米水面的形成,将大量挥发水分,可提高空气湿度,这座城市因此也会变得更加“水灵”。

防洪

曾经 一次水患冲得正定县城只剩十几户

历史上,滹沱河有许多名字。《礼记》称之为恶池,《水经注》称其滹沱。《名胜志》称:滹沱源出繁峙县东。苏东坡诗云:“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文天祥则说:“过了长江与大河,横流数仞绝滹沱。”宋朝人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中记载:“凡大河、漳水、滹沲……悉是浊流。”

在古人的描述中,昔日的滹沱河风姿绰约。不过,她有时也会发脾气,把暴怒带给她无辜的儿女。其实,“滹沱”名称就是取水流湍急、汹涌磅礴之意。

滹沱河历史上经常洪水泛滥,河道屡有迁徙。历史上曾南侵宁晋,北扰清南,东串黑龙港,现有众多故道遗迹。据资料记载:仅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至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间,就发生河水泛滥、决堤、塌地、淹村等较大水灾33次,小水灾不计其数。

据说,乾隆皇帝七次到正定,其中三次就是因为滹沱河的水患。而据正定府志记载,一次水患可以把正定城冲得只剩下阳和楼下的十几户人家。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重修之后的真定城城垣平面呈“官帽”形,西南角是一段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斜墙,为的就是给时不时“发威”的滹沱河水让路,减轻城墙受水压力。

大堤建设防洪标准大幅提升

后来,滹沱河流域上游建了岗黄两座大型水库、12座中型水库及多处小型水库和塘坝,对滹沱河洪水起到了一定的调蓄作用。而滹沱河大堤的建设,更让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昨天,记者站在高约5米的滹沱河防洪北大堤上,俯视缓缓流淌的滹沱河,心里感到很踏实。不过,部分市民在高兴之余不免担心:再发生1996年那样的大洪水,滹沱河能经受得住吗?

“河道行洪是第一位的,我们是在保证河道正常行洪的情况下才对河道进行整治的。”滹沱河建设管理处相关人员介绍,根据规划,滹沱河目前在建的防洪大堤将分为两部分,以子龙大桥为界,向东至太行大街以东1公里,为北大堤,防洪标准为100年;向西至南水北调退水渠,为南大堤,防洪标准为50年。

据了解,整治之前,滹沱河的防洪标准不足50年。而经过整治的滹沱河,河槽畅通无阻,河堤固若金汤。如果遇上像1963年和1996年那样的洪水,由岗黄两座水库调峰蓄水,即使开闸放水,洪水会顺畅沿河而下,决不会形成洪灾。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滹沱河整治滹沱河新貌滹沱河美景滹沱河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