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频现诱导房价上涨 土地出让方式亟待变革(2)

扫描到手机 土地市场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日期:2013-06-21 07:38 字号:T|T

摘要:5月以来,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地王”纪录屡被刷新,房企也一反常态,拿地异常积极。专家表示,这反映出房企对市场预期较为乐观,但土地价格最终会传导到房价,如果再次形成上涨预期,调控效果将前功尽弃。当前,稳定地价刻不容缓,现行土地出让方式也亟待变革。

“地王”传导效应有所显现业内担心房价大幅上涨

业内人士普遍担心,“面粉”价格涨了,“面包”的价格自然也会涨,地价与房价的关系也是如此。记者采访发现,虽然近期“地王”的传导作用尚未全面显现,但一些地区的房价已经重新“抬头”,且“地王”对市场预期和购房心态造成了较大影响,进一步增加了房价上涨的压力。

今年前4个月,广州房价涨幅领跑一线城市,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公布的4月房价同比去年上涨18.6%。而记者探访刚刚诞生了地王地块的周边楼盘,这些楼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提价。

目前上海世博A片区地块最高楼板价达4万元/平方米。据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研究部对位于浦东世博,三林等板块的各家门店调查显示,5月该区域的二手房成交量较4月同期有小幅度的下滑,下降幅度在10%-20%间,但是二手房价格相对稳定,仍然保持着三月份以来的高位,“有价无市”现象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分析师黄河滔表示,性价比高的优质房源极度稀缺,是促使世博板块5月二手房市场出现“有价无市”的主要因素,“地王”的短期拉动效应也被削弱。但长期来看,一旦市场购买需求释放,房价仍有可能被大幅拉升。

采访中,上海一些购房者担心,如果今后出让的土地价格仍然保持上涨,房价上涨的预期将无法改变,那么目前执行的限房价政策,最终可能只是使房价在统计数字上保持不涨,而实际上房价依然在涨。

专家呼吁调控土地价格和出让方式迫在眉睫

针对“地王”频现的情况,专家学者提出两方面的建议。第一,警惕土地财政“抬头”,调控土地出让价格迫在眉睫。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等专家呼吁,中央政府应该加强对地方土地出让的监管,合理制定价格,防止普通购房者成为天价土地的最终受害者。

不少学者指出,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成为土地价格上涨的内在动力,更为房价上涨提供动能。据统计,今年前五个月,北京与上海的土地出让金均已超过了500亿元,其中北京为617.9亿元,上海为515亿元,而在2012年同期,两地出让金总额均在120亿-130亿元左右。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认为,比起部分地区的房价泡沫,地价泡沫可能更大。如果开发商通过一两个地块的高溢价,增加市场紧张气氛,提升周边区域商品房价格,政府作为卖方则乐见“地王”,并从中赚得巨额利润。因此,要加强监督,防止土地拍卖演变成开发商和政府合演的托市戏码。

第二,增加土地供应,改革土地出让方式。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认为,在中国快速城镇化、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城市的条件下,对城市住宅用地的需求,将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需要对城市土地出让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一些学者还建议,由“限房价、竞地价”向“限地价、竞房价”转变,即限定土地的价格后,让开发商来竞房价,最终以价低者得地。2011年8月,北京推出了全国首个“限地价、竞房价”的土地“北京市门头沟永定镇居住用地”。最终由中铁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竞得,中国铁建梧桐苑开盘后,房价一直稳定在13600元/平方米。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地王土地出让土地出让方式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