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土地供需矛盾 广州该如何“抠”地?

扫描到手机 土地市场 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2013-06-20 15:29 字号:T|T

惠州多个县区在引进项目的过程中往往受到用地指标等的限制。

国土资源部和广东省政府近日在广州召开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示范省建设会议。据悉,广东省将力争单位GDP建设用地量到2015年降低30%(相比2010年),并且提高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惠州也亟需降低单位GDP的耗地水平。

惠州国土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惠州单位GDP消耗新增建设用地11.85公顷/亿元,耗地水平是东莞、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好几倍。土地是稀缺资源,惠州市面积为11343平方公里,约占珠三角的四分之一,但近年来在发展中,土地供需矛盾逐渐显现。记者日前采访获悉,惠州多个县区在引进项目的过程中往往受到用地指标等限制,部分已签约的项目迟迟不能落户。

破解土地供需矛盾,除了向上级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外,一个关键的出路在于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土地利用从粗放走向集约,惠州该如何“抠”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受访的专家学者建议,惠州应该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机制,根据农村、城乡结合部、城市等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总部经济等。

GDP要翻番 耗地水平要大减

单位GDP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是衡量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一个重要指标。惠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曾庆全在日前举行的惠州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到,2012年惠州市单位GDP消耗新增建设用地为11.85公顷/亿元。

而2011年东莞的耗地水平为3.63公顷/亿元,广州为1.99公顷/亿元,深圳为1.27公顷/亿元。这说明,东莞1公顷新增建设用地产生的GDP是惠州的3倍,广州是惠州的6倍,深圳是惠州的9倍。

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是目前惠州的总目标总任务。根据惠州国土部门的测算,惠州2017年要进入第二梯队,GDP要达到5000亿元,比2012年增加2632亿元,今后5年每年须供地10万亩(注:1公顷=15亩),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如果耗地水平降低到8公顷/亿元,则每年须供地6.3万亩;若耗地水平降到6公顷/亿元,则每年供地约5万亩。

惠州国土部门称,在建设用地规模、用地指标受限的前提下,惠州需通过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及存量挖潜、提高集约节约用地水平等方式,力争实现每年供地约5万亩,来满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用地保障问题。

曾庆全近日还提到,惠州多个县区存在土地使用粗放的情况。相关数据显示,去年博罗县的耗地水平达13.05公顷/亿元,惠阳为12.13公顷/亿元,惠东县为11.46公顷/亿元,仲恺和大亚湾这两个经济开发区的情况较好,仲恺为3.99公顷/亿元,大亚湾区为2.89公顷/亿元。

土地供应瓶颈制约项目落地

耗地水平较高从而加剧了土地供需矛盾,从而影响了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惠州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了不少大项目,多数项目已经签约,投资额也十分高,但是从签约到落地,却似乎并不容易。在项目的前期工作中,往往有两大重点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用地瓶颈问题,另一个是融资难题。

仲恺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杨鹏飞曾提到,近三年来仲恺高新区招商引资成绩突出,引进重大项目153个,但仅有67个项目顺利拿地,用地指标和配套完善的土地资源匮乏成为该区跨越发展的重大瓶颈。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惠城区。根据该区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汇报材料,该区的土地供给矛盾持续增大,由于用地指标、地块规划等问题,目前惠城区有10多个成熟度较高、拟落户小金口高新科技园北园和马安下良民营工业园的项目难以上马。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土地供需矛盾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