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额中介费遭网友集体吐槽 专家称费用过高

扫描到手机 置家二手房 来源:北青网 发布日期:2013-05-27 14:41 字号:T|T

面对目前房地产中介行业存在的各种不规范行为 住建委发布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现金收房、吃差价等陋习虽然在房地产中介行业消失已久,但是作为北京一个庞大的行业从业群体,房产中介行业依旧存在着各种不规范的行为。上周,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北京市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向社会征求意见,该《办法》中明确规定了20种中介公司不得从事的交易活动以及违法行为。但是相比这些行为,市民却更加介意居高不下的中介费。百姓与中介公司之间的口水战也一触即发。对此,业内专家认为,高额的中介费确实大幅增加购房成本,适量调整更加有益于二手房市场的活跃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介费成矛盾集中点

上周五晚间,市住建委统计了《办法》发布以后所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5天来市住建委共收到520余条意见和建议。其中大家意见最多的是中介费用过高:“北京2.2%的标准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城市,同时部分中介以代书费等名义加收0.5%的费用,建议明令取消”。

不少市民认为,目前北京二手房总价动辄两三百万,仅中介费就十多万块钱。增加自己购房负担的同时,也认为如此高价与中介公司提供的服务质价不符。对于购房者来说,不给中介费,房子找不着,买不到;给中介费,又觉得亏。

据记者了解,北京中介市场上,以成交房屋总价的2.5%—2.7%作为中介费的行情已经存在多年。

七万中介费 购房“跳单”无果

“一宿没睡着觉,想着要交那么多的中介费,真是无力承担。”好不容易看上一套丰台区价值300多万的二手房的李女士,一想起来要交纳七万多中介费就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烦躁不安。因为除了中介费,她还必须缴纳十多万的税费,两者相加达近20万元。于是李小姐到处找熟人问中介费能不能便宜,但几大中介公司都给出了统一的答复:“最低两个点,再少就别买房了”。

李女士自然不甘心,在赶集网、58同城,这些可能有房主自己登记房源信息的地方四处踅摸,但依旧没有房主的任何蛛丝马迹,而一些明明标注为“个人信息”的帖子,点进去一看还是中介公司。想不交中介费的李女士就如孙悟空落在了如来佛的手掌心,怎么也逃不出去。

“实在不行,我天天守在房主家门口堵房主,我要‘跳单’”。李女士发狠了,她想私自找到房主避开中介,但很快这个梦想又破灭了,房主还不愿意跟她私自交易,说对她个人不了解,不想承担风险,要买房就必须通过中介公司。

“凭什么收这么多钱啊,不就带我看了几套房子,跑个腿就能挣好几万,我也去当中介好了。”直到现在,李女士依旧对中介费耿耿于怀。而她的这些经历对于所有的购房者来说都感同身受。

针对《办法》中明令禁止的20种违规行为,本报挑选与消费者关系最为密切的条款进行解读,希望能对读者购房、租房过程中与中介公司往来提供帮助。

(一)捏造、散布涨价信息,鼓动房地产权利人提价,或者与委托人、其他经营者相互串通,捂盘惜售、炒卖房号、操纵市场价格。

现象:每次楼市政策调控前后,中介公司忙不迭地给曾经登记过买卖房屋信息的房主和购房者打电话,称房价即将上涨或者下跌,要求买卖双方交易从速;而中介公司炒卖房号,其实是前几年中介行业起步时曾与开发商合作出现的情况,但最近这种现象又有抬头之势。在热销盘附近,经常有中介公司从开发商处拿到一口价的新房,当做二手房交易。中介公司轻松从中收取高额中介费。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中介费遭吐槽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